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逻辑百科辞典

遍充

因明术语。旧译毗阿布提,回转。能证和所证的必然关系,即因与所立法(宗的谓项)的普遍联系。遍充的概念由谁创始还需研究。一说认为由新因明创始人陈那和胜论派的赞足较早提出。陈那之前,世亲的《论式》已经在喻支中增设了喻体(命题),为遍充观念的形成作了论式上的准备。维蒂雅普萨那《印度逻辑史》认为由耆那教逻辑家悉德塞那(Siddhasena 5~6世纪)提出。悉德塞那提出了内遍充(antar-vyāpti)和外遍充(babirvydpti)。

例如:

宗 此山有火,

因 有烟故,

喻 有烟处必有火,譬如厨房。烟与火的遍充关系在“山”中已体现出来,称作内遍充;同时在喻依“厨房”中体现出来,称为外遍充。他没有讨论喻依有无必要的问题。在法称之后,一般把喻体中因、宗之间的“不可分的关系(Avinābhdva 旧译‘不相离性’)”看作遍充的同义语。法称主张喻依不是论式的必要成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