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协工作简明辞典》第56页(856字)

美国物理学家温伯格(A.M.Weinberg)在1961年认为,当代科学中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科学由“小科学”变成“大科学”。

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史教授D·普赖斯于1962年正式提出“大科学、小科学”的概念,并写了《大科学、小科学》一书,后被广泛引用。普赖斯认为,现代科学的大规模性,面貌一新且强而有力,使人们不能不以“大科学”一词来美誉之。

大科学是指需要调动众多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以及研究机构才能进行的大规模的科研工程,多数情况下与“大技术”没有区别。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科学实际上变成了工业化社会的经济部门之一。原子能开发、外层空间开发等就属于大科学领域。与大科学相对应,只需由科学家个人或少数人就能进行的小规模的科研工程称为“小科学”。

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研究的方式基本上是个体研究,20世纪初开始形成了科学、技术、生产的统一体系。后来,科研工作逐渐发展到国家规模。大科学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昂贵的仪器设备,需要庞大的科学技术专家队伍。

1937年德国投资3亿克建立V-2火箭研究基地;1942年美国组织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动员了15万科技人员,调集了全国1/3的电力,历时3年,耗资20亿美元,制造出第一批原子弹。从1961年开始,美国组织实施规模更大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历时11年,耗资300亿美元,参加研制的先后有200多家公司和120所大学,约400万人。大科学的出现是科学社会化和社会科学化的产物。

它的本质反映了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反映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的趋势。

大科学使科学技术本身已经成为一个有机的大系统,多种学科渗透、综合和汇集。有的专家将其称为“规划科学”。有的学者认为,大科学并不意味着要产生“大量”的知识,而是要解决“大”问题。

它的发展不但受其内在逻辑支配,更受科学外部的、非科学因素的制约,主要由政府控制。

上一篇:奥林比亚效应 下一篇:学会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