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的由来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协工作简明辞典》第62页(1309字)

科普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是科学技术发生、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纵观几千年来的科技发展史,每一项重大科学理论的创立或每一项重大技术发明的成功,紧接着便是一场关于这种新理论或新技术的广泛传播与普及,其中,最突出的是18世纪以来,电力以及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广泛使用,大大改变了人类社会面貌。但是,开初人们对此并不自觉,传播的方式也是手工业式的,一传十、十传百,传播的速度很慢,普及的范围自然也就很小,但它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特别是一些和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一旦被人们发现、发明或创造成功,就会通过各种人际关系逐步传开。当然也有被视为“秘诀”不传外人而失传了的。但总的趋势是逐步走向普及。因此,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采用一些口头的、文字的或图画的方式来传播普及科学技术。

例如,我国数学方面的《九九歌》、《归除歌》、《化零歌》、医学方面的《药性赋》、《药性歌》、《医学三字经》、《十叟长寿歌》、农业方面的《耕田歌》、《耕织图》、《便民图纂》、《王祯农书》中的“农器图谱”等。有的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已出现,写得简洁、明白、易懂、易记,有的还诗画相配,形象生动,说明我国的科普工作已有悠久的历史。

但是,在我国有组织地较大规模地开展科普工作,还是在现代科学技术传入我国之后,在戊戌变法维新和请“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的思潮推动下兴起的。当时一些觉醒了的知识分子,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寻找富国强民之路,认为“欲振中国,在广人才;欲广人才,在兴学会”。在这种指导思想影响下,组织了各种学会,这些学会常把引进、传播和普及西方的新观念、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译印图书、编印报刊、集会讲学和开办图书馆、博物院等方式使人一新耳目,从而达到开启民智的目的。如191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社,其宗旨是“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

1917年成立的中华农学会,其宗旨是:“一、研究学术,图农业之发挥。二、普及知识,求农事之改进。

”它们向民众传播、普及科学技术的主要方式是:1.编辑出版科普期刊;2.举办广播、讲演、展览等科普宣传活动;3.在学会年会期间组织多种科普活动;4.辅导中小学的理科教学和课外科技活动。

与此同时,社会上的一些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机构也在积极地从事科普工作。如开明书店、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了一些颇有影响的科普读物和一些综合性的刊物,如《新青年》、《太白》、《读书生活》等,发表了一批科学小说等科普作品,从而涌现出一批科普作家和翻译家,如周建人、高士其、董纯才、顾均正、贾祖璋、刘薰宇等。

新中国的成立给中国的科普事业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1949年在文化部内设立了科学普及局,1950年又成立了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性的科普工作。

上一篇:科学素养 下一篇:科学知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