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东西方艺术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1022页(472字)

中国古代歌的一种样式。

近体诗的种类之一。是一种合乐可歌、字数固定、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元、明、清以至于现代,都有人创作。

词本来是配乐歌唱的歌词,所以唐五代时也称曲词或曲子词。宋代又有乐府、乐章、歌曲、琴趣等名称,又因句子长短不齐而称长短句。词有许多不同的词调,每种词调各有特定的名称,称作词牌。

据清代康熙年间《钦定词谱》载,有826调,2306体。确定词牌就是确定了词的字数、句式、韵数、韵位。

词牌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一般是58个字以内的为小令,59个字至90个字的为中调,91个字以上的为长调。

独段的称为单词,两段的称为双调,三段的称为三叠,四段的称为四叠。其中最常见的是双调。

它的上段叫上片或上阕,下段叫下片或下阕。词的韵位不固定,大体上就是音乐停顿的地方。

每个乐调的节奏不同,其停顿之处也就不同。

词具备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的各种长长短短的句式,长短句是词的基本句式。

后人严格按照词牌的段数、句数、字数、平仄、押韵等写词,叫做填词。

上一篇:春柳社 下一篇:醇酒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