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鸣虫图鉴

花生大蟋

图30 花生大蟋

A.雄虫 B.雌虫

图31 带有复翅的花生大蟋

花生大蟋Tarbinskiellus portentosus。

别名:大蟋蟀、巨蟋,俗名大油葫芦。在中国南方闽南农民叫它为“土”,“大土”,闽东人们叫它“肥腿”。是蟋蟀科中个体最大的,被称为“蟋蟀之王”。花生大蟋因最爱吃花生,多生长花生地中,故因此而得名。在昆虫分类中属直翅目蟋蟀科Gryllidae,大蟋属Tarbinskiellus Gorochov,1983。

中国油葫芦属五种油葫芦区别对比图

花生大蟋属极大型种(一般38~45毫米),大者体长可达5厘米。比大蝈蝈头项还要宽,体长也与大蝈蝈相近似。其体形很像大油葫芦,其鸣叫的前翅、膀要比蝈蝈长得多。通体红紫色,以鲜红与葡萄紫色或黑色者为罕见名贵。体形以头大半球形而突出,项前后等宽。腰身长、翅大翅长而后宽圆者为佳,大脖尖翅者为次品。鸣声虽平直但雄厚高亢,如“安衣……”但以声宽厚洪亮者为佳,饲养打斗以个大粗壮者为上。最大的花生大蟋见到过体长达5厘米的庞然大物,令人有望而生畏之感。

(一)形态描述

花生大蟋属极大型、粗壮,体长35~45毫米。前翅长28~36毫米,赤褐色。头半圆形,有光泽,触角约与体等长或稍长。单眼3,并列在一个水平线上,中眼横半月形。前胸背板黑褐密布刻点,前粗宽后狭,前缘向后凹作弧形;中线凹入,隐约可见其两侧有淡色角形赤褐斑纹。前翅长达腹端或稍超过。发音镜较小略作长方形,内有1横脉,另有斜脉3条。后翅发达,伸出腹端如长尾。足橙黄色,后胫节比腿节短,其背侧有强刺5对,后跗节第一小节最长,背侧有4~5对强刺。尾毛比后胫节略长。产卵管粗短,仅及后胫节全长之半,末端伸出两个长刺如双叉。

实测饲养到冬至的一些花生大蟋的尺寸如下:

体长39毫米,头半球形,头宽11毫米,头前后长6毫米;项前宽后窄呈弧形,项前最宽处12毫米,项后窄处11毫米,项前后长7毫米;翅根宽11毫米,翅尾宽10毫米,翅长26毫米;须长约等于体长40毫米,大腿前节长22毫米,后节胫节11毫米,胫节粗短;项背高厚13毫米,翅前侧高厚14毫米。

(二)生活习性

在南方每年一代,以第3~5龄若虫在土内做巢越冬;卵散产于支穴内,成虫、若虫穴居土内,昼伏夜出觅食。此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若虫过冬,过冬若虫于第2年3月初旬开始大活动,于6月中旬已有成虫出现,7月初旬成虫增多,至7月中旬,已多化为成虫,7月下旬已有卵出现,9月中旬卵最多,9月下旬当年的若虫开始出现,10月初旬成虫大部死亡,10月中旬再没有成虫出现了,11月中下旬若虫开始过冬。

若虫初孵化时,20~30头一起栖息于母穴中,继即分散于地表上筑造孔穴,穴道深5~6寸至4~5尺不一,是随着大蟋蟀的发育和孔穴筑成时间长短而增深,也因土壤质地而不同,一般在表土层厚的沙质土壤孔穴深,在表土层薄的黏质土壤孔穴浅。孔穴是左右弯曲着,每个穴口均积有一堆松土,这是孔穴中有大蟋蟀存身的标志。每穴仅住1头,不群居,性凶猛,能自相残杀。喜干燥,每逢雨后多移居于近地面的孔道,如果久雨不晴,地下水位上涨时,常能用土把孔道分隔而居于上层。成虫、若虫均喜食植物幼嫩部分,白天躲在穴中,傍晚才出来活动,出来前先把孔穴口的松土拨开而后出来,取食时一般是把嫩茎切断后拖入穴中咀食,有时也会把嫩茎切断后而弃于穴外;钻回穴中后即以后足把洞中的泥土向外搬踢以塞住穴口,一般雨天都不出来活动,除非穴中存粮已尽才出来取食。食性很杂,除最喜食大豆、花生外,绿豆、六月豆、九月豆、金钱草、甘薯、芝麻、苧麻、甘蔗、大麦、小麦、白菜、芥菜等菜苗,尾松、相思、柑橘等树苗均在被害之列。雄虫每于傍晚出来,四处鸣叫,寻找对象,交尾时即迁入雌虫的穴中同居,雌虫在穴中内侧,雄虫在穴中外侧,雌虫产卵于穴底常三四十粒成一堆。因雌虫产卵管很短,卵多堆穴内。土表穴内土湿气潮,卵不会干,另外花生大蟋卵短期就孵化成若虫。

花生大蟋一般为害松杉、白杨、橡胶、樟树、桃、李、梅、柿、枇杷等果树林木幼苗,造成缺苗;同时也为害花生、豆类、菠萝、甘蔗、茄子、瓜类、辣椒、咖啡、芝麻、苧麻、棉、木薯、甘薯、茶、桑、水稻、玉米等。在广西等地主要为害花生,故得此名。

(三)产地分布

福建广东、广西、浙江江西湖南四川云南以及印度、孟加拉、马来西亚、新加坡、爪哇等。

(四)选择与饲养

基本上与养北京油葫芦相同。因个体大应放一号或二号大澄浆罐内,或大号苏盆内。罐内要宽敞,如放过笼一定要放大号盖紧者(因常把过笼盖顶翻),水槽与食铲也要大,最好喂生花生与大豆,也可喂些米粒或嫩菜。养时温度高些有利于鸣叫与打斗,北方温度略低有利于长寿。今后可做冬季鸣虫人工繁育,亦将别有情趣。

上一篇:拟京油葫芦 下一篇:花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