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鸣虫图鉴

南金钟

图36 南金钟

学名:金蛣蛉或金蟋Xenogryllus marmoratus(De Haan 1842)。

金蛣蛉隶属金蛣蛉科Eneopteridae金蛣蛉亚科Eneopterinae金蛣蛉属Xenogryllus Bolivar 1890。别名:南方称金钟、南金钟、金琵琶、宝塔铃、金蟋、土铃、云斑金蟋。上海又叫草金钟、柴铃;日本称松虫,西方叫褐色灌丛蟋。

(一)形态描述

中等大体长16~20毫米,一般约19毫米。淡灰黄色或金黄色,头小而圆突,头顶有5条褐色纵带,中间最宽,体形中间宽,两头(端)尖,形似梭形,触角甚长。头除一对复眼还有三个单眼,复眼圆而凸出,颜面黄褐色。前胸背板前狭后宽呈梯形,前翅宽而且长,比例很大,翅很发达,后翅折叠于前翅下呈尾状,略长于前翅。项盘区与侧叶之间具明显纵隆线,项板前缘略向后凹呈缓弧形,后缘波纹形。盘区中缝处黑褐色,侧叶褐色。后腿节细长,后胫节背方自基部1/4处起至端部均着生小齿。刺4对,外中位距约二倍于上下位距,内中位距长于基跗节1/2。后基跗节长,背方生有6~7对小齿。

雄:前翅略长于腹部,半透明。磨擦脉处,发音镜前角、内角及后角各有一黑斑。发音镜近圆形,内有一曲脉分镜为二室。斜脉2,端区略长于发音镜,侧区上方有一黑褐纵带,未达翅端,Sc近直角分出16~18分脉,后翅略长于前翅。

雌:前翅达腹端,背区脉倾斜,局部小横脉褐色。产卵管约与后腿节等长,端瓣极小。

成虫体长16~20毫米,前胸背板长×宽2.8~3毫米×3.2~3.5毫米,前翅长12~15毫米,后腿节长15毫米,产卵管长15毫米。

(二)生活习性

生长在中国的南方,喜居干燥、清爽之处,栖于阳光充足的草丛中,昼伏夜出,一年生一代,以卵越冬。如丘陵、山麓、原野、沟谷、河堤,生活在较干的草丛草根部及树上。一般在尾草、芦草中最多,可称金蛣蛉的寄主。以夜鸣为主,鸣声为“丁-零,丁-丁-零”二声或三声为一声句,也有“庆-庆乐铃”四声一度“庆-庆乐铃”,周而复始,四声或三声一句。音调和谐,音色优美,一朝听过,余音绕梁,令人难忘,耐人寻味。每当秋季8-9月夜晚,南金钟始鸣,彻夜通宵,声似小钟轻敲,抑扬顿挫,忽远忽近,有高有低,此起彼伏。因金钟少在草丛多在树上放叫,声音悠扬,传向远方;人在树下行,真有传来天上仙乐之感。

(三)产地分布

南金钟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如江苏(常熟虞山镇北门外、苏州无锡、昆山、常州)、浙江安徽(屯溪、黄山山区)。近因各地施农药,南金钟日减,现南金钟已极珍稀难得。其他分布在台湾与国外印度与日本等地。

(四)选择与饲养

南金钟是金黄色或褐黄色。选择金钟以显绿色者为贵的说法是有争论的,如绿色会上树者不是南金钟。常熟金钟色绿音美,安徽金钟色多带褐,略逊一筹。另外有一种体色略带金黄色者更为罕见。因金钟日减,各色金钟均不易得。金钟形体以个头大,翅大翅宽长体壮者为佳。金钟在翅上摩擦脉处,发音镜的前角内角及后角处各有一黑斑,黑斑明显者为佳,鸣声响亮悦耳。再有在褐色金钟背上“定胜”中有二深黑点者更为珍稀名贵,此种白天亦能鸣叫,属多年难遇的极品奇虫。

南金钟的饲养也很有讲究:

1.南金钟喜居高爽干燥之地,故饲养南金钟的容器应尽量选用木、竹、瓦或葫芦等材料,不应用塑料或角等制品,应注意通透性,在湿而不透气的玻璃、塑料中易死亡,见干见湿为佳。因南金钟容易断肢,故放南金钟的虫器不宜过大,防南金钟蹦跳断腿折肢。

2.南金钟喜静,饲养应放到安静之处,以免惊跳自残。

3.南金钟喜阴暗畏光,习性夜出昼伏,故养南金钟时白天应尽量放在暗处,以免强光惊跳断肢。

4.南金钟畏寒怕冻,饲养南金钟应及早保温,深秋放到葫芦内,放到有暖气的房间或揣在身上衣内保温。以免冻伤、冻残或冻死。

5.南金钟喜食瓜果及花、果、嫩叶等,故可喂南瓜、冬瓜及各种瓜心、苹果肉,间或喂些米饭粒或磨细荤食,偶尔可喂一片泡桐、法桐嫩叶,多种食物轮流更换,可获多样性营养。

6.南金钟诱叫:金琵琶正常鸣声是“金-金蛣蛉”四声一循环,如在深秋雄虫会“自弹琴”,呼雌变成三声或二声一循环,可下雌半天,使鸣声四声一循环恢复,立即提雌。千万不可长期将雌雄混养,以免毁虫伤虫。

上一篇:绿金钟 下一篇:大黄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