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即以太

谭嗣同提出的命题。语见其所著《仁学界说》:“仁以通为第一义。以太也,电也,心力也,皆指出所以通之具。”又见其所著《以太说》:以太“精而言之,夫亦曰‘仁’而已矣”。

“以太”(Ether)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哲学中。在近代,西方一些自然科学家将它假设为一种无所不在的传导光、电的介质。19世纪后半期,随着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传入,“以太”这一概念也传入中国,并被一些思想家先后引入自己的哲学体系。谭嗣同在《仁学》一书中对“以太”的理解、说明存在明显的矛盾。他曾说,“以太”是原质(化学元素)之原;“以太”是体,显于用为仁;对“以太”做了物质性的理解说明。但又讲“以太”是粗浅之具,是仁所以能“通”的工具,只是借用其名来说明“心力”和仁。较《仁学》晚出的《以太说》更明确认为,“以太”“精而言之”即是仁。显然,他是要用“以太”来说明仁。他的这一理解和说明,与康有为是一致的,康有为也曾将仁、不忍人之心与“以太”、电等同。

谭嗣同将“以太”作为仁的新解,首先是为了证明并展开他“仁为天地万物之源”、“天地间亦仁而已矣”的思想。在他看来,既然西方自然科学家认为“以太”无所不在,而“以太”乃是仁的代称,因此,仁无疑无所不在,为天地万物之源。仁既然是天地万物之源,它自然也是人际关系的唯一准则、人间社会的最高道德准则。传统的道德规范如义、礼、智、勇等都只是仁的显现,是由仁所派生的。而谭嗣同又赋予仁以博爱、平等的新内容,这样,他便把这些新道德原则说成是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谭嗣同以“以太”释仁,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展开他以心力挽救劫难的思想主张。他认为,既然西方近代科学家证明“以太”具有“无所不胶粘”的属性,那么更可证明仁的根本特征是“通”,可通天地万物人我为一身。为此,他一再强调人心相感、相通,认为只要善善相感,最终“感天下”,即可挽救世间的劫难。

引西学入儒学,这是中国近代儒家改造儒学的重要方法、途径。在此过程中,他们不仅将西方哲学、社会科学融入儒学,又把西方近代自然科学融入儒学,力图证明儒学与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西学是相通的。谭嗣同用“以太”释仁,康有为以电、磁、“以太”说明仁、不忍人之心都是如此。虽然,他们所做的具体阐释多属幼稚的附会,具体结论往往不可取,但他们的工作方向是有价值的。

上一篇:《春秋董氏学》 下一篇:《史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