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品》

南朝钟嵘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专著。成书时间约在天监十二年(513)后(因其体例不录存者,沈约是入品人中最晚者,卒于公元513年)。现存最早版本为宋章如愚辑《山堂先生群书考索》本的元延祐庚申(1320)圆沙书院刊本(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流行的版本甚多。注本有陈延杰的《诗品注》,许文雨的《诗品释》(后收入《文论讲疏》)等。《诗品》在《梁书》本传中称《诗评》,《隋书·经籍志》著录,称“或曰《诗品》”。唐宋时二名并存,明以后《诗品》之称通行。《诗品》专论五言诗,不同于《文心雕》之综论各种文体。全书共分3卷,每卷卷首各有序文1篇,后人合而为一,总称《诗品序》。钟嵘关于诗歌的理论观点,在序中有系统的论述。其主要论点是:①诗歌的发生源于外物之感荡心灵(见物感说)。②总结五言诗的发展过程,指出历经建安、太康、元嘉二次高峰,各以曹植陆机谢灵运等为代表作家,认为“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见滋味说)。③主张酌用兴、比、赋三义,“风力”与“丹彩”相结合(见三义说)。④标举“自然英旨”,提倡“直寻”,要求“真美”,着重批评了当时盛行的堆垛典故的事类诗和拘忌声病的永明体。《诗品序》中也说明了写作宗旨和编排体例。

《诗品》正文共品评自汉至齐梁五言诗作家122人(另有《古诗》一组),其内容包括:①定品第,区别各家为上、中、下三品,分别于上、中、下三卷。②“致流别”,探索各家风格的渊源流变,以《国风》、《小雅》、《楚辞》为三大源头。③“掎摭利病”,分析各家作品的得失。钟嵘确认五言为诗体主流,与挚虞、刘勰以四言为正体相比,较能摆脱宗经观念的束缚,表现出历史发展的眼光。从其批评实践看,他深受儒家诗学的影响,故推崇典雅,在《诗》、《骚》二系中更重源出《风》、《雅》的作品;而其欣赏丽词华采,则反映了时代的审美风尚;但他尚气,推举建安风力,可见并非只重形式。所做艺术评断,不乏精当的见解,且持论公正不以贵贱亲疏定褒贬,惟品第间有失当。其考析源流,多有牵强之处,但理出《诗》、《骚》二源,则大体上把握了古代文学的演变脉络。抨击诗坛不正之风的鲜明、尖锐为刘勰所不及,但完全否定用事和声律则失之偏颇。《诗品》的缺陷和失误受到过历代文论家的指摘,但其杰出的成就也是后世所公认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之为“妙达文理”,章学诚誉之为“思深而意远”(《文史通义·诗话》),论者以之与《文心雕龙》并列为南朝文论的双璧。《诗品》又是《诗话》的发端,何文焕编《历代诗话》即以《诗品》冠其首。

上一篇:滋味说 下一篇:钟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