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者天地之心也

儒家对人在宇宙之间主宰地位的论述。见《礼记·礼运》。“心”本指人的心脏,古代医学认为心居人体中央,主思虑情识,为五脏之主宰。《素问·灵兰秘典》曰:“心者,君之官也,神明出焉。”中国文化一向重人文,周公宗教改革,提出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的见解。孔子开创儒学,强调“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以人为学术研究的重点。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把道德仁义看做人贵于万物的本质。荀子指出:“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荀子·王制》)人是天地主宰,故能制天命而用之。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开疆拓土,建国立仪,同样强调人对世界的支配作用。《中庸》讲:人尽已之性,即可尽物之性,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董仲舒讲:“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春秋繁露·人副天数》)《礼运》谓“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是对先秦儒学人文精神的发扬,同时又吸收了道、法、阴阳诸家的观点,“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合,五行之秀气也”。因此,天地间独人能思虑,天地、阴阳、鬼神、五行皆为人所用。但是人生天地之间又不能为所欲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死亡贫困,人之大恶。如人无节制,必会争夺生而辞让亡,故圣人必制礼义以治人性情。而制礼则又需以天地为本,阴阳为端,四时为柄,日星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德。以礼为耒耜,耕性情之田,使世人行为合乎社会规范。这样,又使天人之际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完整系统。人是其中一个能动的、有机的组成部分,礼是调节这个系统的根本大法。

《礼运》关于人为天地之心的思想,对后世儒家重视人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积极的影响,但过分宣扬天人合一、鬼神祭祀对各类迷信活动也有助长作用。

上一篇:卦变说 下一篇:《礼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