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前疐后
成语名称:跋前疐后(ba qian zhi hou)
结构形式:ABCD式成语
组成汉字:跋、前、、后
成语解释:同“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
成语示例:其稍畏名义者,则包羞闵默而有跋前疐后之忧。《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嘉熙元年》
语法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进退维谷
成语出处:宋·陈亮《谢罗尚书启》:“直情径行,视毁誉如风而不恤;跋前疐后,方进退惟谷以堪惊。”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百度百科:跋:踩;疐:被绊倒。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同“跋胡疐尾”。
成语造句: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无事之时,望影藏匿,跋前疐后,日不聊生。”
英语翻译:be caught in a dilemma; encounter obstacles ahead and behind; nonplus
近义词:跋前踬后进退跋疐
反义词:势如破竹当机立断无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