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荒马乱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2-04-22 属于:ABCD式成语

    成语名称:兵荒乱(binghuangmaluan)

    结构形式:ABCD式成语

    成语繁体:兵荒馬亂

    组成汉字:兵、荒、马、乱

    成语解释: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成语示例:此时四处兵荒马乱,朝秦暮楚,我勉强做了一部《旧唐书》,那里还有闲情逸志弄这笔墨。”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

    语法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的混乱状

    读音正音:荒,不能读作“huǎnɡ”。

    成语易错:荒,不能写作“慌”。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百度百科:兵荒马乱是中国成语,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成语造句此时四处兵荒马乱,朝秦暮楚,我勉强做了一部《旧唐书》,那里还有闲情逸志弄这笔墨。”(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

    英语翻译:confusion and disorder brought about by war

    故事典故: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陈国闲居等待封官。吴王夫差灭了越国后,势力强大,带领披发左衽的吴兵乘机攻打陈国,陈君连夜潜逃,孔子还是按计划去主持祭祀仪式,外面兵荒马乱,乐工继续奏乐,弟子们强拉他上车,逃出陈国前往蔡国。 [ 阅读详细]

    近义词兵慌马乱兵连祸结内忧外患犬不宁

    反义词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太平盛世

上一篇:冰壑玉壶 下一篇:兵慌马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