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进尺退
成语名称:寸进尺退(cunjinchitui)
结构形式:ABCD式成语
成语繁体:寸進尺退
组成汉字:寸、进、尺、退
成语解释: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
语法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用法:作定语、宾语;指得不偿失
成语出处:《老子》第六十九章:“不敢进寸而退尺。”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寸进尺退,卒无所成。”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百度百科: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1),而为客(2);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3);攘无臂(4);扔无敌(5);执无兵(6)。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7),哀(8)者胜矣。选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成语造句:唐·韩愈《上李侍御书》:“寸进尺退,卒无所成。”
英语翻译:advance by inch and retreat by foot
近义词:得不偿失
反义词:得寸进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