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中雌黄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2-04-30 属于:ABCD式成语偏正式成语

    成语名称:口中雌黄(kouzhongcihuang)

    结构形式:ABCD式成语

    组成汉字:口、中、雌、黄

    成语解释:雌黄:即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没有一定见解。

    成语示例:议论反复曰口中雌黄。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事物譬类》

    语法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比喻言论前后矛盾

    成语出处:晋书·王衍传》:“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更改,世号口中雌黄。”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百度百科:雌黄:即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没有一定见解。

    成语造句议论反复曰口中雌黄。(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 事物譬类》)

    英语翻译:make irresponsible remarks

    故事典故:西晋时期,太尉王衍喜欢谈论老庄,他所论的义理随时更改,被人称为口中雌黄。他找到当时对老庄深有研究的郭象来探讨。郭象对老庄思想作了系统全面的分析,让王衍无法插嘴。王衍对他十分佩服说他谈老庄思想如同悬河泻水一样永不枯竭。 [ 阅读详细]

    近义词出尔反尔言而无信

上一篇:口燥脣干 下一篇:口中蚤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