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假称风痹骗过曹爽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07 属于:历史故事


公元248年。冬天。

京城凝重的空气中,充满了紧张气氛。

国家危亡当头,司懿丝毫不敢懈怠,他召集弟弟司马孚,堂兄司马芝,侄子司马望,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和自己的亲信,日日谋划,不分昼夜。这天,司马府中,北书房内,司马懿正与两个儿子商谈如何对付曹爽集团的叛乱,忽然门吏来报:“河南尹李胜来访。”

司马懿心中“咯噔”一下,李胜是曹爽集团的人,何故此时来访,必然是自己的行动引起了曹爽等人的疑心。倘若事情败露,身家性命不保倒是小事,国家命运实在堪忧啊。

司马昭看了看父亲,吩咐门吏道:“就说太傅有病,不能见客。”

司马懿说道:“那样万万不可,李胜定是为探听虚实而来,我们不如将计就计,让曹爽等人自己走入我们的圈套。”随即下令,让李胜进来。

司马懿一边脱去外套,向床前走去,一边含笑说道:“当年为父不愿出山跟随曹操置身乱世之中,曾假称患有风痹之症,两次骗过了曹操的使者,只不过曹操乃是一世之枭雄,终究没能蒙蔽得了。曹爽愚钝,不及曹操百分之一,而今为父再次假称风痹,必然能够蒙过这个小儿。你等且看我眼色行事。”说完,扔掉帽子,披散开长发,揉皱衣服,垫着被褥半躺在床上。这时,李胜已经大步跨进了房门。

见到司马懿双眼歪斜,口角流涎,李胜着实吃了一惊。司马师、司马昭忙上前一躬身,说道:“家父早年就患有风痹之症,不想病情加重,竟到了这种地步,近日遍请名医,都说恐怕难以治愈。”

李胜心中暗喜,却装出一副伤感的模样,走到床前,施礼说道:“我只听说太傅有病,却不知太傅的病这么严重。”

司马懿示意身边两位奴婢过来搀扶,挣扎着颤巍巍坐起身子,用被褥拥住四周,勉强把不时发抖的胳膊伸出来,试图抓住李胜的双手,说道:“啊,你……你是李胜吧……”

李胜急忙答道:“正是在下李胜,这些年李胜本没有多少功劳,一直仰仗太傅提携,在下心中实不敢忘,而今又承蒙皇上错爱,命令某回到本州任刺史,今天特意前来拜辞太傅。”

李胜说的“本州”是指故乡荆州,司马懿假装耳聋,故意将本州听成“并州”,吃力地大声叮嘱道:“你要去并州任刺史?并州靠近胡地,你可要小心啊。”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辖境包括陕西北部与内蒙古河套地区,当时属于边疆,靠近胡地。

李胜暗暗觉得好笑,纠正道:“是回我的本州荆州,并不是去边地并州。”

司马懿仿若没有听到,依旧只念叨并州的事。忽然又嘟哝想要吃粥。婢女连忙端上粥来,两三个人照应着用调羹舀着喂他。他的双唇像是麻痹得不听使唤,粥顺着嘴角直流到衣服、被褥上,他自己还显出焦躁的样子,满脸都是细细的汗珠。

李胜坐在床前依偎着司马懿,终于挤出了几滴泪水,十分伤感地说道:“当今皇上年幼,天下大事还都要仰仗您来支撑呢!大家都知您旧病复发,暂时不能处理政事,不想您却病成这副样子。您若万一有点儿闪失,则国家损失不可估量啊。”

司马懿见状,索性把戏做得更足,两颗浑浊的热泪,顺着脸颊流下。他唤过两个儿子,抽泣着说道:“如今为父年老体衰,又兼疾病缠身,大去之期恐怕不远矣。你们两个尚且年轻,着实让我放心不下,以后的事还都要多向李胜将军请教。”又转过头来,对李胜近乎哀求地说道,“两个儿子都不争气,以后就仰仗您来好好教导他们了,也希望您将来能够多记得我的一些好处,见了大将军,多多美言几句,他们两个就托付给您了……”话未说完,疲惫至极,躺倒在床上,只顾喘气,再也没有力气说些什么。

李胜目的达到,慌忙起身拜了几拜,乘机离开。院子里一群觅食的麻雀受了惊吓,“轰”然四散,飞上了光秃秃的树梢。

李胜刚走,司马懿就擦擦唇角跳下床来,活动活动筋骨,看看四周众人,问道:“我果真年老无用了吗?”说完朗声大笑,“我要亲眼看到曹爽集团贼众如何在光天化日之下,死在我的手里。”

李胜回来面见曹爽等人,脸上掩饰不住兴奋的表情,“如实”说道:“此真乃大将军齐天洪福也,不承想司马懿竟然病到这种程度,他已经病入膏肓,形神离散,说不定哪天就要到阴曹地府去侍奉先帝了。”

曹爽、何晏急忙询问李胜见到司马懿的情形。李胜兴致勃勃,将司马懿四肢颤抖、耳聋嘴笨、吃粥弄脏衣被、反复嘱托照顾小儿等细节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遍,曹爽不等听完,一口热茶直喷了出去,放声大笑。在座的所有人都笑得前仰后合,直闹得桌翻凳倒。

嬉闹了许久,终于安定些了,曹爽才高声说道:“太傅老人家病到如此地步,放眼天下,我曹爽还有可忌惮之人吗?!”于是,召集来无数美女,饮宴歌舞,通宵达旦。

次日天明,曹爽意犹未尽,传下令去,备好战马弓矢,准备伙同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等心腹出城打猎。弟弟曹羲忽然过来制止他道:“兄长专权,天下必有许多敌对之人,而今都出外游猎,万一有什么不测,岂不功亏一篑?”

曹爽兴致正浓,已经不知地厚天高,听见这话,极不耐烦,叫嚷道:“弟弟何必多虑,如今你我握有兵权,天下江山都在我的股掌之中,我们何惧之有?”

曹羲死活阻拦,曹爽就是不听。最后,曹羲说道:“倒不如簇拥小皇帝曹芳一同出城,先到高平陵祭祀明帝陵墓,然后再去狩猎,岂不更好?”

曹爽终于点头赞同,立刻书写奏章,接皇上出城。三个弟弟曹羲、曹训、曹彦带领御林军浩浩荡荡出城,曹爽等人骑坐在马背之上,威风凛凛,不可一世。

消息传出,司马懿大喜过望,他握紧拳头用力一击书案,站起身来,用毛笔飞凤舞写下两个大字—“政变”。一边自言自语说道:“曹爽逆贼今日可灭,苍天助我成大事也!”未做丝毫停留,立即制定策动政变的具体举措。他让三弟司马孚迅速联络朝中旧臣;长子司马师迅速调集平素训练好的三千敢死士卒;以朝廷的名义,命令自己的心腹司徒高柔,假节钺行大将军事,首先占据曹爽营寨;命令心腹太仆王观行中领军事,占据曹羲营寨;司马懿自己则带领早已联络好的几名老臣径直到后宫禀奏郭太后。老将出马,一切有条不紊。

朝中旧臣早就对耀武扬威、失乱纲常的曹爽深怀怨恨之心,如今德隆望尊的太傅司马懿带领大家起事,无不积极响应。顷刻之间,众臣集合一起,或骑马,或乘轿,不敢丝毫耽搁,跟随司马懿直奔后宫。

郭太后听见外面人声嘈杂,正自惊疑,忽然朝中百官一同匆匆而来,不知何故,连忙起身询问。司马懿在前,急忙跪地参拜,说道:“太后不必惊慌,是我等老臣有要紧事奏请。”

太后见是执手托孤的老臣,心中稍安,问道:“你与众位大臣匆匆闯入宫中,究竟为了何事?”

司马懿回道:“如今皇上年幼,朝中奸臣当道,曹爽背弃先帝托孤之恩,结连党羽,威逼太后,践踏皇权,早有乱国篡逆之心,罪在不赦,朝野之中无不切齿痛恨,无奈曹爽位高权重。而今曹爽等人均已出城狩猎,正是我等举兵起事的大好机会啊。”

太后不曾经过这事,只觉心中发慌,犹豫道:“我也早就看破曹爽等人的贼心,只是苦于无力。如今太傅出面讨贼,一切就仰仗您了。只是皇上在外,与曹爽等人同在一起,不知圣意如何?”

司马懿说道:“太后不用忧虑,臣有上奏天子的表章,更有诛杀奸贼的妙计。”随即命令太尉蒋济尚书司马孚书写表章。司马懿口述,二人笔录,须臾工夫,奏章写就。

司马懿上奏天子的表章写道:

征西大都督、太傅臣司马懿,诚惶诚恐,顿首谨表:臣昔从辽东还,先帝诏陛下与秦王及臣等,升御床,把臣臂,深以后事为念。今大将军曹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专威权。以黄门张当为都监,专共交关;看察至尊,伺候神器,离间二宫,伤害骨肉。天下汹汹,人怀危惧。此非先帝诏陛下及臣升御床之本意也。

臣虽朽迈,敢忘往言?太尉臣济、尚书令臣孚等,皆以爽为有无君之心,兄弟不宜典兵宿卫,奏永宁宫。皇太后令敕臣如奏施行。臣辄敕主者及黄门令,罢爽、羲、训吏兵,以侯就第,不得逗留,以稽车驾;敢有稽留,便以军法从事。臣辄力疾将兵屯于洛水浮桥,伺察非常。谨此上闻,伏于圣听。

太后闻听,心下稍觉释然,她无可奈何地深深叹了口气,又用双眼瞄了瞄司马懿,语重心长地说道:“如今国家转折关头,是国家之福还是国家之难,尽在太傅此举,您一定要好自为之。”

司马懿连忙叩首谢恩,引众人出宫,分头行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