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忘我无私 教你做圣人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12 属于:老子
  •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为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为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前面两讲,我们讲过处世、修身之道,这一讲,我们讲忘我无私,立德之道。忘我无私,才能宴处超然。大多数人讲,忘我无私,是很难做到的。的确,要做到忘 我无私,非一般人所能为,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去实践,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忘我无私,坚持一辈子很难,但我们可以试着要求自己先从某一件事情做起,再 慢慢培养自己忘我无私的品德,这个过程就是修炼成圣人的过程。

      关于忘我无私的话题,《道德经》中有很多论述,其中第十三章,第七章,就是专门论述忘我无私的,我们认真读读这两章内容,会有不少收获与体会。

      一 忘我有我,天下至尊

       《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为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为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 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概括地讲,这一章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之所以有宠辱忧 患,主要是因为有身体,不能忘我。人因为太爱惜自己的生命,所以才十分在乎荣辱忧患。人因为十分在乎荣辱忧患,所以才感觉累。人如果没有身体,就没有荣 辱。但人有生命就离不开身体,有身体自然十分在乎荣辱忧患。那么,如何处理这一矛盾呢?

      《吕氏春秋》里有这样一则故事。楚国人丢了一 张弓,却不愿去寻找,为什么不去寻找呢?他认为楚国人将弓丢失在楚国的土地上,自然是楚国人拾走,何必花精力去寻找呢?孔子听说这件事情后,说去掉"荆" 字就好了。意思是人丢了弓,自然是有人捡走了。何必在乎是楚国人呢?老子听说后,说去掉"人"字就可以了。只要丢了弓,自然有人捡到,何必在乎是谁呢?天 下人认为老子至公。为什么说老子天下至公呢?

      荆人遗失弓箭,不去寻找的理由是弓丢在楚国自然有楚国人捡走,他的眼界是胸怀楚国。

      孔子听说后,说去掉"荆"字,是胸怀天下的境界,不管是谁捡走,终归有人捡走了,何必在乎是楚国呢?眼界比荆人开阔。

       老子听说后,说去掉"人"字,"遗之","得之",这样一看,一目了然。去掉人字,就是无我,就是忘我;只有无我,只有忘我,才是有我,才是真正的大公 无私。胸中无我,才能真正做到胸中有我。不管是谁丢了弓,谁捡走了弓,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无我中有我。所以说老子天下至公。

      所以,老 子在本章的结尾写道:"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一个人为天下尊贵自己,爱惜自己的生命,天下人就可以将天下大事托付给 他。其实,每一个人无不尊贵自己,爱惜自己,只是看尊贵自己,爱惜自己,仅仅是为自己呢,还是为普天下人民?这有区别吗?区别何在?我们读读孟子的《庄暴 见孟子》就明白了。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 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 也。

      "冷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 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孟子说喜欢音乐是好事,但是要看只是自娱自乐呢,还是与天下百姓同乐?这有区别吗?孟子说,区别可大呢?如果爱好音乐只图自己享乐,那么,天下百姓就会 有怨言,他们会痛苦地说,我们大王喜欢演奏音乐,为什么使我们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如果爱好音乐是与百姓同乐,他们会高兴地说,我们大王喜欢音乐,国家就 有希望了!天下百姓就会祝愿您身体健康,祝愿国家太平。

      综上所述,人尊贵自己,爱惜自己,关心自己,天经地义,并没有错,错的是如果 忘却别人,忘却天下百姓,只图自己享乐,那就会受到天下人的唾弃。如果尊贵自己,爱惜自己,关心自己,是为天下人着想,那么,天下百姓就会关心,爱护你。 自己忘我地为天下工作,天下百姓就会尊你为天下最尊贵的人,也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五十六章里所说的那样,"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 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如果你能胸怀天下,对天下人民无亲疏之分,无利害之差,无贵贱之别,那么天下人民就会视你为天下最尊贵的 人,所以说,忘我有我,天下至尊。

      二 无私有私,天下至公

      《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天地之所以长久地存在,是他们在运行的过 程中不去强求自己的生存,才能够长久地存在,圣人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结果自己反而成为首领。把自己的身体、生死置之度外,反而使自己的生命得到保 护。这就是因为他们不自私,反而是得到很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