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平原君列传》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19 属于:蔺相如

  •   导读:

      《平原君虞卿列传》是平原君赵胜与赵国名臣虞卿二人的合传,二人的眼光智慧虽有不同,但都忠心耿耿于赵国。

       平原君以善养"士"著称,有宾客数千人,曾三任赵相。司迁认为平原君是个"翩翩乱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的人。这的确是深中肯綮的断语。平原君于 秦国邯郸的危急时刻,在毛遂的鼎力协助下与楚订立盟约,求得救兵,又能接受李同的意见散金励士,从而取得抗秦存赵的胜利,可算是乱世之中的倜傥公子。传记 中毛遂和李同,是两个光彩照人的人物。

      虞卿原是游说之士,因谏说赵王被任为上卿。他长于战略谋划,在长平之战前主张联合楚魏迫秦媾 和;邯郸解围后,力斥赵郝、楼缓的媚秦政策,坚持主张以赵为主联合齐魏抵抗秦国。后因拯救魏相魏齐的缘故,抛弃高官厚禄离开赵国,终困于梁,遂发愤著书。 司马迁肯定虞卿谋略精细周密,赞扬他发愤著书的精神。这里,显然寄托着司马迁自己的身世之慨,同时也反映了司马迁关于作家创作的动因在于怨愤的文学观点。

      司马迁写这两个人物的笔法也不相同,前者故事性强,后者富于论辩色彩。

      平原君赵胜,是赵国的一位公子。在诸多公子中赵胜最为贤德有才,好客养士,宾客投奔到他的门下大约有几千人。平原君担任过赵惠文王和孝成王的宰相,曾经三次离开宰相职位,又三次官复原职,封地在东武城。

       平原君家有座高楼面对着下边的民宅。民宅中有个跛子,总是一瘸一拐地出外打水。平原君的一位美丽的妾住在楼上,有一天她往下看到跛子打水的样子,就哈哈 大笑起来。第二天,这位跛子找上平原君的家门来,请求道:"我听说您喜爱士人,士人所以不怕路途遥远千里迢迢归附您的门下,就是因为您看重士人而卑视姬妾 啊。我遭到不幸得病致残,可是您的姬妾却在高楼上耻笑我,我希望得到耻笑我的那个人的头。"

      平原君笑着应答说:"好吧。"等那个跛子离开后,平原君又笑着说:"看这小子,竟因一笑的缘故要杀我的爱妾,不也太过分了吗?"终归没杀那个人。

      过了一年多,宾客以及有差使的食客陆陆续续地离开了一多半。平原君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说:"我赵胜对待各位先生的方方面面不曾敢有失礼的地方,可是离开我的人为什么这么多呢?"

      一个门客走上前去回答说:"因为您不杀耻笑跛子的那个妾,大家认为您喜好美色而轻视士人,所以士人就纷纷离去了。"

      于是平原君就斩下耻笑跛子的那个爱妾的头。亲自登门献给跛子,并借机向他道歉。从此以后,原来门下的客人就又陆陆续续地回来。

      当时,齐国有孟尝君,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他们都好客养士,因此争相超过别人的礼遇士人,以便使自己招徕更多的人才。

      秦军包围了邯郸,赵国派遣平原君出去求救,与楚国联合。平原君准备选派有胆量、有力气,文武才能兼备的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去。经过挑选,得到了十九个人,其余再无可挑选的,没有办法凑足二十人。

      门下有个叫毛遂的,向平原君自我推荐道:"我听说您将与楚国订立合纵盟约,准备召集门下宾客二十人一同去,现在还少一个人,您就把我当成凑数的一同带去吧!"

      平原君说:"先生在我门下几年了?"

      毛遂说:"到现在已经有三年了。"

      平原君说:"有才能的人在社会上活动,好像锥子放在布袋里一样,它的尖芒立即显露出来。现在先生在我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可左右的人从没有称赞和谈论过,我也不曾听说过,可见先生是一无所长呵。先生还是留下吧。"

      毛遂说:"我是今天才请求放到布袋里,假如我早就在布袋里,就会把整个锥子都显露出来,不只是露出尖子啊。"

      平原君终于带了毛遂一同去。那十九个人相互用眼光示意,暗笑毛遂。等毛遂到了楚国,与十九个人讨论,交换意见,大家已然都佩服他了。

      平原君与楚王商谈订立合纵盟约的事,说明合纵的利与不合纵的害,从太阳出来的时候谈起,一直到太阳当顶了还没有决定。

      十九个人对毛遂说:"还是毛先生上去吧。"

      毛遂左手提剑,右手握住剑把,一脚一级台阶快步走上去,对平原君说:"合纵是利是害,两句话便可以决定。今天从太阳出来的时候谈起,到太阳当顶了还没有决定,这是为什么呢?"

      楚王对平原君说:"这位客人是干什么的?"

      平原君说:"是我的门客。"

      楚王吆喝说:"为什么不退下去!我是和你的主人谈话,你是来干什么的!"

       毛遂握住剑把走上前说:"大王吆喝我,是依仗楚国人多。现在我与大王相距不过十步,在这十步之内,大王就不能依仗楚国人多了,因为大王的生命操在我的手 里!我的主人就在面前,吆喝什么?而且我听说商汤凭着纵横七十里的土地统治了天下,周文王凭着纵横一百里的土地使诸侯臣服,难道是由于他们的士兵众多吗? 实在是由于他们能够掌握当时的形势而发挥威力。现在楚国土地纵横五千里,武装的士兵上百万,这正是称霸称王的资本。凭着楚国的强大,天下不能抵挡。白起只 是个小毛头罢了,可他率领几万部队,出兵来与楚国交战,一战就夺下了鄢郢,再战就烧了夷陵,三战就侮辱了大王的祖先!这是楚国百代的仇怨,也是使赵国感到 羞耻的事,可是大王不觉得羞愧。合纵这件事,是为了楚国,而不是为了赵国!你吆喝什么呢?"

      楚王听得连连点头,说:"是,是,真像先生所说的,我愿倾全国的力量来订立合纵盟约。"

      毛遂说:"决定了吗?"

      楚王说:"决定啦。"

      毛遂对楚王的侍从人员说:"拿、马的血来。"毛遂捧着铜盘,跪着把它呈献给楚王。

      于是,楚赵两国在殿堂上缔结了合纵盟约。

       平原君与楚国订立了合纵盟约后回到赵国,说道:"我不敢再以识人自诩了。我观察人才,多则一千人,少则几百人,自己认为不会漏掉天下一个人才,现在竟把 毛先生漏掉了。毛先生这次一到楚国,使得赵国的威望比九鼎、大吕还要受人尊重。毛先生凭着口才,胜过百万大军。我再不敢自称能识人了。"从此他把毛遂当做 上宾。

      平原君回到赵国以后,楚国派春申君统率军队赶去援救赵国,魏国信陵君也假托魏王的命令,夺取晋鄙的军队,去援救赵国,都还没有到达。

      秦军加紧包围邯郸,邯郸危急,平原君十分忧虑。邯郸传舍管理员的儿子李同劝说平原君道:"您不担心赵国灭亡吗?"

      平原君说:"赵国一灭亡,我就会成为俘虏,为什么不担心呢?"

       李同说:"邯郸的老百姓,用死人的枯骨当柴烧,把儿女交换着吃,这可以说是危急万分了。可是您的姬妾数以百计,侍女们身穿绫罗绸缎,精美的食物吃不完, 老百姓却连完整的粗布短衣都穿不上,连酒渣糠皮都吃不饱。百姓贫困,武器用尽,有的便削尖木棍作矛、矢,可您的用具、乐器照旧。假使秦国攻下赵国,您哪能 还有这些东西?只要赵国能够保全,您又何愁没有这些东西呢?现在您真该命令夫人以下的人员编入士兵的行列,分担一份守城的任务,把家里所有的财物都犒赏战 士,战士们正当忧愁痛苦的时候,是容易赢得他们的爱戴的。"

      平原君听从了他的意见,从众多的报名者中选出了敢死队员三千人。

      李同就和这三千人冲向秦军,秦军因此退却三十里。正好碰上楚国和魏国的救兵到了,秦军就撤退了,邯郸又保存下来了。李同战死,封他的父亲为李侯。

      虞卿想要以信陵君出兵救赵保存了邯郸为理由替平原君请求增加封邑。公孙得知这个消息,就连夜乘车去见平原君说:"我听说虞卿想要以信陵君出兵救赵保存了邯郸为理由替您请求增加封邑,有这回事吗?"

      平原君回答说:"有的。"

       公孙龙说:"这是很不合适的。说来国君任用您担任赵国宰相,并不是因为您的智慧才能是赵国独一无二别人没有的。划出东武城封赐给您,也不是因为您做出了 有功劳的事情,只是由于您是国君近亲的缘故啊。您接受相印并不因自己无能而推辞,取得封邑也不说自己没有功劳而不接受,也是由于您自己认为是国君的近亲的 缘故啊。如今信陵君出兵保存了邯郸而您要求增加封邑,这是无功时作为近亲接受了封邑,而有功时又要求按照普通人来论功计赏啊。这显然是很不合适的。况且虞 卿掌握着办事成功与不成功的两头主动权。事情成功了,就要像拿着索债的契券一样来索取报偿;事情不成功,又要拿着为您争功求封的虚名来让您感激他。您一定 不要听从他的主张。"

      平原君于是拒绝了虞卿的建议。

      平原君在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去世。平原君的子孙世代承袭他的封爵,他的后嗣终于在赵国灭亡的同时断绝了。

      平原君对待公孙龙很是优厚。公孙龙善于进行"离坚白"命题的论辩,到了邹衍访问赵国时,纵论至高无尚的正大道理,驳斥公孙龙的名辩命题,此后平原君便辞退了公孙龙。

      虞卿,是个善于游说的有才之士,他脚穿草鞋,肩搭雨伞,远道而来游说赵孝成王。第一次拜见赵王,赵王便赐给他黄金百镒,白璧一对;第二次拜见赵王,就当上了赵国的上卿,所以称他为虞卿。

      秦、赵两国在长平交战,赵国初战不利,损失一员都尉。赵王召来楼昌和虞卿计议说:"我军初战不利,都尉战死,我要卷甲赴敌与秦军决战,你们看怎么样?"

      楼昌说:"没有好处,不如派重要使臣去求和。"

      虞卿说:"楼昌主张求和的原因,是认为不求和我军必败。可是控制和谈主动权在秦国一方。而且大王您估计一下秦国的作战意图,是要击败赵国军队呢,还是不要呢?"

      赵王回答说:"秦国已经竭尽全力毫不保留了,必定将要击败赵军。"

      虞卿接着说:"大王听从我的话,派出使臣拿上贵重的珍宝去联合楚、魏两国,楚、魏两国想得到大王的贵重珍宝,一定接纳我们的使臣。赵国使臣进入楚、魏两国,秦国必定怀疑天下诸侯联合抗秦,而且必定恐慌。这样,和谈才能进行。"

      赵王没有听从虞卿的意见,与平阳君赵豹议妥求和,就派出郑朱先到秦国联系。秦国接纳了郑朱。

      赵王又召见虞卿说:"我派平阳君到秦国求和,秦国已经接纳郑朱了,您认为怎么样?"

       虞卿回答说:"大王的和谈不能成功,赵军必定被击败。天下诸侯祝贺秦国获胜的使臣都在秦国了。郑朱是个显贵之人,他进入秦国,秦王和应侯一定把郑朱来到 秦国这件事大加宣扬而给天下诸侯看。楚、魏两国认为赵国到秦国求和,必定不会救援大王。秦国知道天下诸侯不救援大王,那么和谈是不可能得到成功的。"

      应侯果然把郑朱来到秦国这件事大加宣扬而给天下诸侯祝贺秦国获胜的使臣们看,终究不肯和谈。赵军在长平大败,于是邯郸被围困,被天下人耻笑。

      秦国解除了邯郸的包围之后,而赵王却准备到秦国拜访秦王,就派赵郝到秦国去订约结交,割出六个县而讲和。

      虞卿对赵王说:"大王您看,秦国进攻大王,是因为打得疲顿了才撤回呢?还是它能够进攻,由于怜惜大王而不再进攻呢?"

      赵王回答说:"秦国进攻我,是毫不保留竭尽全力了,一定是因为打得疲惫了才撤回的。"

      虞卿说:"秦国用它的全部力量进攻它所不能夺取的土地,结果打得疲顿而回,可是大王又把秦国兵力所不能夺取的土地白白送给秦国,这等于帮助秦国进攻自己啊。明年秦国再进攻大王,大王就无法自救了。"

      赵王把虞卿的话告诉了赵郝。赵郝说:"虞卿真能摸清秦国兵力的底细吗?果真知道秦国兵力今年不能进攻了,这么一块弹丸之地不给它,让秦国明年再来进攻大王,那时大王岂不是要割让腹地给它来求和吗?"

      赵王说:"我听从你的意见割让六县了,你能一定让秦国明年不再进攻我吗?"

       赵郝回答说:"这个可不是我所敢承担的事情。过去韩、赵、魏三国与秦国交往,互相亲善。现在秦国对韩、魏两国亲善而进攻大王,看来大王事奉秦国的心意一 定是不如韩、魏两国了。现在我替您解除因背弃与秦国亲善关系而招致的进攻,开启关卡,互通贸易,与秦国的交好程度同韩、魏两国一样,若到了明年大王独自招 来秦国的进攻,这一定是大王事奉秦国的心意又落在韩、魏两国的后面了。所以说,这不是我所敢承担的事情。"

      赵王把赵郝的话告诉了虞 卿。虞卿回答说:"赵郝说‘不讲和,明年秦国再来进攻大王,大王岂不是要割让腹地给它来求和吗’。现在讲和,赵郝又认为不能保证秦国不再进攻。那么现在即 使割让六个城邑,又有什么好处!明年再来进攻,又把它的兵力所不能夺取的土地割让给它来求和。这是自取灭亡的办法,所以不如不讲和。秦国即使善于进攻,也 不能轻易地夺取六个县;赵国即使不能防守,终归也不会丧失六座城。秦国疲顿而撤兵,军队必然疲软。我用六座城来收拢天下诸侯去进攻疲软的秦军,这是我在天 下诸侯那里失去六座城而在秦国那里得到补偿。我国还可得到好处,这与白白地割让土地,使自己削弱而使秦国强大相比,哪样好呢?现在赵郝说‘秦国与韩、魏两 国亲善而进攻赵国的原因,一定是大王事奉秦国的心意不如韩、魏两国’,这是让大王每年拿出六座城来事奉秦国,也就是白白地把城邑送光。明年秦国又要求割 地,大王将给它吗?不给,这是抛弃了原来割让土地所换取的成果而挑起秦国进攻的兵祸;给它,也就无地可给了。俗话说:‘强大的善于进攻,弱小的不能防 守’。现在平白地听任秦国摆布,秦国军队毫不费力便可多得土地,这是使秦国更加强大而使赵国更加削弱啊。让越来越强大的秦国来割取越来越弱小的赵国,秦国 年年谋取赵国土地的打算因而就不会停止了。况且大王的土地有限而秦国的要求无限,拿有限的赵国土地去应付无限的秦国要求,那势必不会再有赵国了。"

      赵王的想法还没确定下来,楼缓从秦国回到赵国,赵王与楼缓商议这个问题,说:"给秦国土地与不给,哪种作法好?"

      楼缓推让说:"这不是我所能知道的。"

      赵王说:"虽然这么说,也不妨试着谈谈你个人的意见。"

       楼缓便回答说:"大王也听说过那个公甫文伯母亲的事吗?公甫文伯在鲁国做官,病死了,妻妾中为他在卧房中自杀的有两个人。他的母亲听到这件事,居然不哭 一声。公甫文伯家的保姆说:‘哪里有儿子死了而母亲不哭的呢?’他的母亲说:‘孔子是个大贤人,被鲁国驱逐了,可是他这个人却不跟随孔子了。现在他死了而 妻妾为他自杀的有两人,像这样的情况一定是他对尊长的人情义淡薄而对妻妾的情义深厚。’所以由母亲说出这样的话,这是个贤良的母亲,若由妻子说出这样的 话,这一定免不了是个嫉妒的妻子。所以说的话虽然都一样,但由于说话人的立场不同,人的用意也就跟着变化了。现在我刚刚从秦国来,如果说不给,那不是上 策;如果说给它,恐怕大王会认为我是替秦国帮忙:所以我不敢回答。假使我能够替大王考虑,不如给它好。"

      赵王听后说:"嗯。"

      虞卿听到这件事,入宫拜见赵王说:"这是虚伪的辩说,大王切切不要给秦国六个县!"

      楼缓听说了,就去拜见赵王。赵王把虞卿的话告诉了楼缓。

       楼缓说:"不对,虞卿知其一,不知其二。秦、赵两国结下怨仇引起兵祸而天下诸侯都很高兴,这是为什么?说‘我们将借强国来欺弱国’。如今赵国军队被秦国 围困,天下诸侯祝贺获胜的人必定都在秦国了。所以不如赶快割让土地讲和,来使天下诸侯怀疑秦、赵已经交好而又能抚慰秦国。不然的话,天下诸侯将借着秦国的 怨怒,趁着赵国的疲困,瓜分赵国。赵国将要灭亡,还图谋什么秦国呢?所以说虞卿知其一,不知其二。希望大王从这些方面考虑决定给它吧,不要再盘算了。"

       虞卿听到这番议论后,去拜见赵王说:"危险了,楼缓就是为秦国帮忙的,这只是越发让天下诸侯怀疑我们了,又怎么能抚慰秦国呢?他为什么偏偏不说这么做就 是向天下诸侯昭示赵国软弱可欺呢?再说我所主张不给秦国土地,并不是坚决不给土地就算了。秦国向大王索取六个城邑,而大王则把这六个城邑送给齐国。齐国, 是秦国的死对头,得到大王的六个城邑,就可以与我们合力攻打秦国,齐王倾听大王的计谋,不用等话说完,就会同意。这就是大王虽然在齐国方面失去六个城邑却 在秦国方面得到补偿。这样做,齐国、赵国的深仇大恨都可以报复了,而且又向天下诸侯显示赵王是有作为的。大王把齐、赵两国结盟的事声扬出去,我们的军队不 必到边境侦察,我就会看到秦国的贵重财礼送到赵国来而反过来向大王求和了。一旦跟秦王讲和,韩、魏两国听到消息,必定尽力敬重大王;既要敬重大王,就必定 拿出珍贵的宝物争先向大王致意。这样大王的一个举动可以与韩、魏、齐三国结交亲善,从而与秦国改换了处事的位置。"

      赵王听后说:"好极了。"就派虞卿向东去拜见齐王,与齐王商议攻打秦国的问题。

      虞卿还没返回齐国,秦国的使臣已经在赵国了。楼缓得知这个消息,立即逃跑了。赵王于是把一座城邑封给了虞卿。

      过了不久,魏国请求与赵国合纵盟约。赵孝成王就召虞卿来商议这件事。

      虞卿先去拜访平原君,平原君说:"希望听您论述一下合纵之道。"

      虞卿入宫拜见赵王。赵王说:"魏国请求合纵盟约。"

      虞卿说:"魏国错了。"

      赵王说:"我本来也没答应它。"

      虞卿说:"大王错了。"

      赵王说:"魏国请求合纵,您说魏国错了;我没有答应它,您又说我错了。既然这样,那么合纵盟约是终归不可以了吗?"

      虞卿回答说:"我听说小国跟大国一起办事,有好处就由大国享用成果,有坏处就由小国承担灾祸。现在的情况是魏国以小国的地位情愿担当灾祸,而您是以大国的地位辞却享用成果。我所以说大王错了,魏国也错了。我私下认为合纵盟约有利。"

      赵王说:"好。"于是就同魏国合纵盟约。

       虞卿因为魏国宰相魏齐的缘故,宁愿抛弃万户侯的爵位和卿相大印,与魏齐一起从小路逃走,最后离开赵国,在魏国大梁遭到困厄。魏齐死后,虞卿更加不得意, 就著书立说,采集《春秋》的史实,观察近代的世情,写了《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共八篇。用来批评国家政治的成功与失败,世上流传,称为 《虞氏春秋》。

      太史公说:平原君,是个乱世之中风采翩翩有才气的公子,但是不能识大局。俗话说:利令智昏。平原君相信冯亭的邪说,贪 图他献出的上党,致使赵国兵败长平,赵军四十多万人被坑杀,赵国几乎灭亡。虞卿分析事理推测情势,为赵国出谋划策,是多么周密巧妙啊!到后来不忍心看着魏 齐被人追杀,终于在大梁遭到困厄,平常人尚且知道不能这么做,何况贤能的人呢?但是虞卿若不是穷困忧愁,也就不能著书立说而使自己的名声表露于世,流传后 代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