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云冈石窟造像的缘起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2 属于:冯太后
  •   云冈石窟坐落于山西大同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而凿,绵延数十里,雕梁画栋贯穿其中,气势宏伟壮丽,石刻造像又精美绝伦,被列为世界遗产。其中16号 窟~20号窟又被称为"昙曜五窟",是佛教鼎盛时期的经典之作,也是我国佛教石窟艺术品的代表之一。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这样描绘云冈石窟:"凿石开山, 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

      云冈石窟兴建于公元460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北魏王朝留给后世的重要物质、精神财富,也是我国现存四大石窟之一。而这云冈石窟,特别是"昙曜五窟"的开凿与文成帝复兴佛法有很大关系。

       自从文成帝拓跋濬除掉了赫连氏及党羽之后,便开始大张旗鼓地筹备恢复佛法之事。兴安二年(453年),文成帝颁布诏书,宣布恢复礼佛,重兴佛法,并下旨 恢复佛家礼佛的五大寺庙,对之前在灭佛中被毁的部分寺庙由国库出钱兴建,百姓的礼佛活动也可恢复如前,亦可在家自由供奉佛像。不仅如此,在皇家恢复礼佛的 仪式前,拓跋濬还派人去寻找之前在灭佛时期遭受迫害的高僧,其中就包括了昙曜。

      眼看着皇家礼佛大典在即,修复工作也完成得差不多了。这项工作本由王遇负责,但其中关于佛堂的布置问题,冯氏也出了不少主意。由于时间紧迫,重新兴建新的佛寺确实不可能,只得将当年东宫保留下来的佛堂重新休憩,装点一新。

      冯氏从小也在这里长大,对原先的布置也非常熟悉,为了讨拓跋濬的欢心,也为了重兴佛法能顺利进行,冯氏一直充当了监工的角色。

      大典当日,天气格外好,弥漫多日的阴雨终于散去,天朗气清,阳光普照,之前破败的佛堂如今焕然一新,熠熠闪耀,经幡帷幔披挂得错落有致,香案上的焚香袅袅,贡品新鲜,有序隆重又不奢华迷乱,在凸显皇家风范的同时也不显得喧宾夺主,可谓恰到好处,朝中大臣无不称赞。

      而拓跋濬却没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这里,他在等一个人,看时候不早了,便骑上自己的白,率众大臣前往城门外相迎。城外几名羽林郎亲自护送一沙门远远走来,此人正是当年太子拓跋晃在东官佛堂的座上宾,也是拓跋濬的佛门师傅—一昙曜。

       昙曜当年在太武帝灭佛期间被太子拓跋晃送出平城,逃到了中山附近(今河北境内),他隐居山中,继续潜心修习佛法,翻译经文巨典。无意中得知拓跋溶即位, 光复佛法的消息,心中甚是感动,又听闻拓跋濬正派人四处打听他的下落,邀他回去参加礼佛仪式,便结束了自己的隐居生活,跟随拓跋濬的亲信返回了平城。

       昙曜渐渐走来,突然,拓跋濬的白马直奔昙曜而去,用嘴叼着昙曜的袈裟不放。冯氏看到这一幕便追上了拓跋濬,对拓跋濬说这白马通灵性,当年玄奘西域求佛 法,也是骑白马而去,用白马驮了大量的经书和宝典而归。如今殿下刚兴复佛法就出现了这"白马衔袈裟",真可谓是天意,这是佛祖显灵,重用此人必能将佛法发 扬光大,安定大魏人心。

      拓跋濬与师父重逢,本就开心,如今又遇这大吉之兆,更是欢心不已,于是亲自下马将昙曜请进宫,由昙曜主持礼佛大典。

      昙曜主持礼佛大典后,感恩至极,自己这些年隐居,所盼望的就是这一天!想到这里,昙曜率众沙门恭敬地向拓跋濬行礼,拓跋濬一向尊重自己的恩师,急忙搀扶师傅起身。

       昙曜道:"皇上不忘当年教诲,令老衲感动,如今继承大统后又能体察民心,安抚苍生,弘扬佛法实乃万民之幸,佛门之幸。如来本是贵胄之身,因一颗感怀之心 而体恤民心,普度众生,终得道成佛。如今圣上能大兴佛法,解救我佛门弟子于水火,吾等必当铭记于心。再者,佛门经历此次浩劫,而得以弘扬,更说明了佛法之 博大精深,与山川河流一样万世永存。此时若能依山川而开凿佛像,建造佛寺,令天下万民敬仰,安定人心,佛法必能永存。而圣上对佛门有再造之恩,不如就造一 座圣上的真身石像,保帝业如佛法般万世留存。"

      那些崇信佛教的大臣们都感念文成帝弘扬佛法的决心和努力,听完昙曜一席话更是感激涕零,当即高呼万岁,城外百姓也应声附和,平城内外皆是一片热闹场景。拓跋濬当即应允。

      昙曜说:"城西的武周山南麓是块钟灵毓秀之地,且紫气环绕,可福泽万世,选此处开凿最为合适不过,以太祖以下五位皇帝真身为像,受万民参拜。"

      于是,拓跋濬就将在武周山开凿石窟建佛寺的任务交给了昙曜,并倾全国之人力物力相助。文成帝真身石像有六尺多高,开凿初完成后,由昙曜亲自主持开光大典。

      开光时,一道金光从空中直摄入佛像,金光笼罩下的佛像愈发神圣庄严。在场的人全部震惊了,昙曜对拓跋濬道:"老衲之前曾说,能弘道者即为佛,实乃天意。"这"金光活佛"之事传遍全国,一时间全国的男女老幼都希望一睹活佛像的真面目,武周山朝圣者络绎不绝。

      拓跋濬也没有辜负善男信女的期望,他毕生致力于全国兴建佛寺的工作,重新归置佛寺产权以及组织人手翻译经书,请高僧开坊讲法。

      一时间北魏成为了中原沃土之上佛教文化发展最为兴盛之地。这在我国历史上也达到了佛教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