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溪山叠翠卷》赏析 作者:唐伯虎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1 属于:唐伯虎
  •   题溪山叠翠卷

      叠翠:林木青翠重叠。卷:横长方形的书画作品。这是一首题山水画的作品。歌在描绘画面景色的同时为原作增添悠远的韵致。

      春林通一径,野色此中分。鹤迹松阴见,泉声竹里闻。

      草青经宿雨,山紫带斜曛。采药知何处,柴门掩白云。

      春林通一径,野色此中分——这两句是说:春日青翠茂密的山林中曲径通幽,画面上的景色被小路分为两部分。野色:原野或郊野的景色。

      鹤迹松阴见,泉声竹里闻——这两句是说:松阴中似乎可以看见白鹤走过的痕迹。在深幽的竹林中听到了叮咚的泉水声。鹤迹:鹤的足迹。这两句写景细致入微。

      草青经宿雨,山紫带斜曛——这两句是说:草色碧绿是因为有连日来雨水的冲刷,远山笼罩在落日的余辉中,泛起微微的紫色。宿雨:连日的雨水。斜曛(xūn):落日的馀辉。

      采药知何处,柴门掩白云——这两句是说:那个在山中采药的人也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只看到白云在他的柴门前萦绕飘飞。此两句化用唐代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伯不但精通绘画,而且长于诗歌,他善于用文学的语言将画面上的无尽意味阐释给读者。此诗首联从宏观上把握画面布局,重点落在一个"春"字上,点出画面所绘时节。颔联采用虚笔,写景细到不易为人注意的地方,"鹤迹松阴见",画面上不一定会有鹤,更不一定会有鹤迹,但这样写来,画面高古的精神立即显现。"泉声竹里闻"句更是有声有色。颈联着重写画面颜色的布局。草色经雨水冲洗青翠欲滴,斜阳为山边涂上一层淡淡的紫色。如此颜色,令人陶醉。尾联诗人再次采用虚笔。画面中仅有"柴门掩白云",诗人却因而想象出"采药知何处"。作品虚实结合,语言清新淡雅,诗中有画。袁宏道评:"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