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赏析 作者:唐伯虎
这是诗人青年时期的作品,写诗人因揽镜见白发而兴起的悲伤情绪,同时告诫自己应努力求取功名。
清朝揽明镜,元首有华丝。怆然百感兴,雨泣忽成悲。
忧思固逾度,荣卫岂及衰?夭寿不疑天,功名须壮时。
凉风中夜发,皓月经天驰。君子重言行,努力以自私。
清朝揽明镜,元首有华丝——这两句是说:清晨取镜自照,头上竟生出了花白的头发。揽:取。元首:头。华丝:花白头发。华,通"花"。
怆然百感兴,雨泣忽成悲——这两句是说:心里难过百感交集,泪如雨下,悲伤不已。怆然:悲伤的样子。兴:起。
忧思固逾度,荣卫岂及衰——这两句是说:忧虑本来是有些过度,但是身体也不至于达到衰弱的地步。固:本,原来。荣卫:中医学名词。荣指血的循环,卫指气的周流。荣气行于脉中,属阴,卫气行于脉外,属阳。荣卫二气散布全身,内外相贯,运行不已,对人体起着滋养和保卫作用。泛指气血、身体。
夭寿不疑天,功名须壮时——这两句是说:人寿命的长短无疑是由上天主宰的,想要求取功名还是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
凉风中夜发,皓月经天驰——这两句是说:半夜吹起凉风,明亮的月亮在天空中徐徐运转。中夜:半夜。
君子重言行,努力以自私——此两句是说:君子注重言行一致,要努力达成自己内心的想法。自私:自己内心的想法。
这首作品是诗人早年所作。诗歌前四句写诗人因看到自己头上已生白发而伤感不已,接下来四句写作者因白发而联想到的时不我待及求取功名等问题。诗人想到这些问题时晚上久久难以入眠,最后四句写作者在夜深时面对清朗月光而暗下决心,要努力实现心中的宏伟抱负。由此诗作可以看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并非放浪终生,其早年时期也曾看重功名,只是后来生活之中颇多磨难,才成就其风流才子形象。
伏承履吉王君以长句见赠,作此以答
这首作品是唐伯虎写给王履吉的一首回赠诗,写于诗人晚年时期。履吉王君:即王宠(1494—1533),明代长洲(今苏州)人,字履吉,别号雅宜。屡试不第。工书法,精小楷,尤善草书,疏秀出尘,妙得晋人法度。诗作尚风骨,薄轻靡。与唐伯虎往来甚密,后结为儿女亲家。与文徵明、祝允明齐名。长句:指七言古诗或七言律诗。见赠:赠送给我。
岁月信言迈,吾生已休焉。春滋未淹晷,暑退大火流。
洒扫庭户间,整饰衣与裘。元鸟乐高荫,攀援聊淹留。
仲尼悲执鞭,富贵不可求。杨朱泣路歧,彷徨何所投?
岁月信言迈,吾生已休焉——这两句是说:我的年龄的确已经老大了,这一辈子也即将要完了!信:的确。
春滋未淹晷,暑退大火流——这两句是说:春天来了还没有多长时间,夏天就快要过去了。淹晷(ɡuǐ):久时。大火:星宿名,即心宿。夏天结束时,此星宿逐渐向下运行。
洒扫庭户间,整饰衣与裘——这两句是说:匆匆忙忙地打扫房间,整理秋冬要穿的衣物。
元鸟乐高荫,攀援聊淹留——这两句是说:燕子喜欢高处的树荫,它们在树枝上聊做停留。元鸟:即玄鸟,燕子的别名。
仲尼悲执鞭,富贵不可求——这两句是说:可悲啊,当年的孔子想做个执鞭之士都没能做成,那是因为没有机会呀。仲尼悲执鞭:这里是说有才能的人怀才不遇。仲尼,孔子。执鞭,指赶车。泛指低贱的差事。孔子有言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杨朱泣路歧,彷徨何所投——这两句是说:杨朱曾因为面临歧路而悲伤不已,他彷徨往复,不知该作出怎样的选择。杨朱:战国初哲学家,魏国人。泣路歧:对世道崎岖,担心误入歧途的感伤忧虑。《淮南子·说林训》:"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
这是一首赠答诗歌。前八句以"岁月信言迈,吾生已休焉"作为领起句。主要抒写时不我待的感伤情绪。后四句运用孔子和杨朱的典故,说明大丈夫生于世间,当有所为有所不为。表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的无奈和失意,眼看着光阴似箭,心中的宏图却不得一展。
上一篇:《陇头》赏析 作者:唐伯虎
下一篇:《紫骝马》赏析 作者:唐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