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二首选一)赏析 作者:唐伯虎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1 属于:唐伯虎
  •   出塞(二首选一)

      这是在唐伯歌中占少数的边塞作品之一。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中有"伯虎诗少喜硏丽,学初唐;长好刘(禹锡)、白(居易),多凄怨之词;晚益自放,不计工拙,兴寄烂漫,时复斐然"。这样的评价的确允当。但此首作品却有独到之处,诗作风格沉雄雅健,颇得老杜诗歌三昧。

      烽火照玄菟,嫖姚召仆夫。朱家荐逋虏,刁间出黠奴。

      六郡良家子,三辅弛刑徒。笳度乌啼曲,旗参虎落图。

      宝刀装,名驹被镂渠。礏金出孤竹,飞旌掩二榆。

      妖云压亡塞,珥月照穷胡。勒兵收日逐,潜军执骨都。

      姑衍山重禅,燕然石再刳。功成肆郊庙,雄郡却分符。

      烽火照玄菟,嫖姚召仆夫——这两句是说:边塞要地有了战事,将军开始招募士卒。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玄菟:古郡名。汉武帝置。辖境相当我国辽宁东部及朝鲜咸镜道一带。后亦泛指边塞要地。嫖姚:指守边立功的武将。汉霍去病曾为嫖姚校尉,后人称其为"霍嫖姚"。《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作"剽姚",《汉书·霍去病传》作"票姚"。仆夫:指供役使的人,这里指士卒。

      朱家荐逋虏,刁间出黠奴——这两句是说:善于用人的人从各处拔取人才。朱家:汉初鲁地侠士。《史记·游侠列传》:"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馀庸人不可胜言……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后以朱家泛指侠士。荐:推荐。刁间:汉初人。《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齐俗贱奴虏,而刁间独爱贵之。桀黠奴,人之所患也,唯刁间收取,使之逐渔盐商贾之利。"出:使动用法,使……显露。逋虏、黠奴:逃寇,流寇。指流离失所之人。

      六郡良家子,三辅弛刑徒——这两句是说:无论是好人家的子弟还是有过不良记载的青年都可以参军打仗。六郡:指汉的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郡。良家子:谓清白人家的子女。汉时,指从军不在七科谪内者或非医、巫、商贾、百工之子女,为良家子。后世以奴仆及娼优隶卒为贱民,以平民为良民,遂用以称良民子女。区分良贱是重要的等级界线。"良家",也叫"好人家"。三辅:旧指京城附近的地方。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弛刑徒:解除枷锁的刑徒。是指那些已然判刑但又因赦令或其他原因而去除了刑具和囚服的刑徒。据《汉书·宣帝纪》载,神爵元年(前61)平定羌乱时,曾调发三辅、中都官的弛刑徒从军。后来这些弛刑徒与募兵及淮阳、汝南步兵万馀人一起留屯湟中。

      笳度乌啼曲,旗参虎落图——这两句是说:吹奏着哀怨的曲子,举着出征的大旗。度:谱写乐曲,这里指吹奏。乌啼曲:指《乌夜啼引》或《乌啼引》,泛指悲伤哀怨的曲子。这两句写战士们出征时的景象。

      宝刀装琫,名驹被镂渠——这两句是说:宝刀装进带有装饰品的刀鞘,宝配上华美的马鞍。琫(bìběnɡ),蔽膝,古代一种遮蔽在身前的皮制服饰,这里指刀鞘。琫,古代刀鞘上端的装饰。被:同"披"。镂渠:马鞍名。这两句是细节描写,写战士们的装束。

      金出孤竹,飞旌掩二榆——这两句是说:敲着锣我们出了边地,旗子在边塞的土地上飞扬。(chuānɡ):敲击。金:古代军队中用于指挥停止或撤退的锣。孤竹:商周时国名,在今河北省卢县,这里泛指边地。二榆:古地区名。大榆谷、小榆谷的合称,也称"大小榆谷"。在今青海一带,这里指边塞。这两句写战士行军的情况。

      妖云压亡塞,珥月照穷胡——这两句是说:黑云在边塞上空翻滚,偶尔从云缝中洒下的月光照射着边远的胡人营地。妖云:黑云。珥月:珥,日、月两旁的光晕。珥月,指暗淡的月光。穷:边远,偏僻。这两句写战地的环境。

      勒兵收日逐,潜军执骨都——这两句是说:采取正面攻打及偷袭的方法,擒获敌军将领。勒兵:治军,操练或指挥军队。收:逮捕,拘押。日逐:匈奴王号。后亦以泛称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首领。潜军:偷袭敌军。执:捕捉,逮捕。骨都:汉时匈奴官名,借指匈奴官员或异姓大臣。冒顿单于设置,分左右,由异姓贵族担任,位在谷蠡王之下,是单于的辅政近臣。

      姑衍山重禅,燕然石再刳——这两句是说: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于是再一次在姑衍山举行祭地之礼,在燕然山上刻石记功。姑衍山:山名。在蒙古大漠以北。匈奴人奉之为神山,每年都要在姑衍山祭祀地神。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破匈奴,封于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瀚海而还。重:再一次。禅(shàn):帝王的祭地之礼。燕然石: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然石"指建立边功的记功碑。刳(kū):刻。这两句写战争之后。

      功成肆郊庙,雄郡却分符——这两句是说:战争胜利以后祭祀宗庙,泱泱大国就可以罢却战事了。肆:祭祀宗庙。郊庙:古帝王祭天地的郊宫和祭祖先的宗庙。雄郡:地势险要,辖境辽阔,人阜物丰的大郡。却:罢却。分符:犹剖符。谓帝王封官授爵,分与符节的一半作为信物。这里指战事。

      这首诗歌以时间的发展为顺序,记述了一次战事的经过。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理解。前六句是一个部分,在这一部分中诗人记述了此次战事的初期准备状况。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各个阶层的人被充分动员起来,他们都乐于为国家效力。接下来的十句是一个部分,这一部分可分为两层来理解。"笳度乌啼曲"至"飞旌掩二榆"是第一个层次,点明出征的仪仗、装束及行军情况。后四句是第二个层次,直接写战场的环境和战争的结果。最后四句是作品的最后一部分。是对整场战事的总结。诗歌叙事有条不紊,张弛有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