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汗国的中流砥柱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5 属于:努尔哈赤
  •   后金的社会结构,在统治者中主要有农奴主阶级和奴隶主阶级,在被统治者中是主要有农奴阶级和奴隶阶级。后金社会的统治者集团,按其社会地位与财产多 寡,又分为不同的等级。努尔哈赤统治后金社会,主要是依靠统治阶级中的一批新兴军事农奴主贵族。他们主要由以下几种人组成:

      第一种 人,是宗室贵族。这些人主要为爱新觉罗宗室,特别是努尔哈赤的子侄。努尔哈赤在世时,年满十六岁的儿子有十二人:褚英、代善、阿拜、汤古代、莽古尔泰、塔 拜、阿巴泰、皇太极、巴布泰、德格类、巴布海和阿济格。还有他的弟侄穆尔哈齐、舒尔哈齐、阿敏和济尔哈朗等。他们多辖有很多的录。如天启元年,天命六年 (1621)的《满文老档》记载,仅济尔哈朗、汤古代和阿巴泰三人,就占有一百零一牛录,另有三百七十五甲。在努尔哈赤子侄中,逐渐形成四大贝勒,即大贝 勒代善,其满文体为daisang beile;二贝勒阿敏,其满文体为amin beile;三贝勒莽古尔泰,其满文体为manggūltai  beile;和四贝勒皇太极,其满文体为hong taiji beile。四大贝勒又称四和硕贝勒。和硕,为满文hos∨oi的对音,是东南、东北、西 南、西北四方或四角的意思。hos∨oi beile意为一方之贝勒。稍后,又逐渐形成八和硕贝勒,或称八固山贝勒、八执政贝勒。但是,其中以四大贝勒权 势最为显赫。努尔哈赤的子侄们,不仅手握兵权,而且占有大量的土地、奴仆、牲畜、金银和财物。如努尔哈赤对元妃佟佳氏所生的长子褚英和次子代善,各给予 "部众五千户,牲畜八百群,银一万两,敕书八十道"(《满文老档·太祖》第3卷)。以后随着军事上的不断胜利,他们占有更多的财富,形成后金汗以下最大的 军事农奴主贵族。

      第二种人,是军功贵族。这些人包括八旗的固山额真、梅勒额真、甲喇额真、牛录额真等。他们多早年归顺努尔哈赤,如《清太祖高皇帝实录》载:

       时(万历十六年,公元一五八八年——引者)苏完部主索尔果率本部军民来归,上以其子费英东为一等大臣;又董鄂部主克辙巴颜之孙何和里,亦率本部军民来 归,上以长女妻之,授为一等大臣;又雅尔古寨扈喇,因杀其族人率军民来归,上以其子扈尔汉为养子,赐姓觉罗,亦授为一等大臣。(《清太祖高皇帝实录》第 2卷)

      他们同努尔哈赤结亲缘戚,分掌兵权,赞画机要,襄理国政。努尔哈赤对些勋戚重臣和各级额真,按其军功大小分赐大量的土地、牧 畜、奴仆、布帛等。据朝鲜李民寏到赫图阿拉所见,将官的农庄多至五十余所,匹"千百为群"(李民寏:《建州闻见录》)。他们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伤痕 遍体,倾心效力,"始终尽瘁"(《何和礼碑记》),逐渐形成后金的军事农奴主贵族。

      第三种人,是蒙古贵族。这部分人主要是指归降努尔 哈赤的蒙古贝勒台吉。如明安达礼,世居科尔沁,早年随父归努尔哈赤,授为牛录额真,后为正白旗蒙古固山额真,官至兵部尚书、议政大臣。布颜代,为蒙古兀鲁 特部贝勒,归附后金,"尚主为额驸"(《清史稿·布颜代传》第229卷),后为镶红旗蒙古固山额真。明安、古尔布什、莽果尔代等前已述及。这些蒙古贝勒台 吉等,投附努尔哈赤之后,不仅成为军事贵族,而且成为大农奴主。以恩格德尔为例。恩格德尔原是蒙古巴岳特部的小台吉,他率先归顺努尔哈赤后,不但成为额 驸,还被赐与大量的土地与奴仆。仅录《满文老档》的两次记载:天启二年即天命七年(1622),努尔哈赤把"平虏堡民四百三十男丁,给蒙古恩格德尔额驸" (《满文老档·太祖》第32卷);并命额驸和格格出门,要演吹喇叭、奏锁呐的礼仪。顺便补充一句,格格为满语gege的对音,是公主、姐姐的意思。这里专 指舒尔哈齐第四女、恩格德尔妻子巴岳特格格。恩格德尔及其妻、弟、子"总计八千男丁,一年征收银五百二十两,粮八百八十斛(hú),当差一百四十人,牛七 十头,护卫兵丁一百四十人"(《满文老档·太祖》第45卷)。这些受努尔哈赤恩封为勋贵的蒙古贝勒台吉,后为蒙古八旗的各级额真,成为后金政权的重要支 柱。

      第四种人,是汉军贵族。这些人主要是明朝投降后金的官将、生员、商人等,如李永芳、佟养真、佟养性、石廷柱、李思忠、金永和、王 一屏、孙德功、张大猷、李国翰、范文程、宁完我、鲍承先等。由于汉人降服日众,后来别置汉军,组成八旗鼎足之一的汉军八旗,从而逐渐形成汉军贵族。汉军贵 族既是后金政权的重要支柱,也是后金汗统治辽沈地区的社会基础。这类人如佟养真,辽东人,原系商人,早年与其从弟养性向后金"潜输款"(《清史稿·佟养性 传》第231卷),后携家眷及族属投归努尔哈赤。他以从征辽阳功,被授为游击世职。不久在奉命驻守镇江时,以身殉后金。努尔哈赤命其子佟图赖袭世职,官至 都统。其女为顺治帝妃,系康熙生母,后封为孝康皇后。佟图赖被赠为一等公,其长子佟国纲于"编审册内俱开为满洲"(《八旗通志》初集,第143卷),曾 与索额图同俄国订立《尼布楚条约》,后在出击噶尔丹的乌兰布通之役中阵亡;其次子佟国维,官至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佟国维之女为康熙帝孝懿皇后;子隆 科多宣谕传位世宗之遗命,雍正初为总理事务四大臣之一。努尔哈赤招降汉人而形成的汉军贵族,从佟氏一门看,对清初政治影响实为深巨。

       又如李永芳,辽东铁岭人,为明抚顺所游击。曾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在抚顺所教场,与努尔哈赤相见。与努尔哈赤率兵攻抚顺,李永芳出城降。"太祖伐明 取边城,自抚顺始;明边将降太祖,亦自永芳始"(《清史稿·李永芳传》第231卷)。努尔哈赤想以李永芳为诱饵,瓦解明朝边将,对他尽力厚待,"仍依明 制,设大小官属,令李永芳统辖;上复以子台吉阿巴泰之女妻永芳,授为总兵官"(《清太祖高皇帝实录》第5卷)。李永芳后随努尔哈赤拔清河、克铁岭,下沈 阳、占辽阳,以军功进三等总兵官,成为后金的汉军贵族。但是,尽管李永芳效忠于后金汗,仍不免受到歧视:诸子被捆绑,自己遭喝斥——一次因议兵进取与贝勒 阿敏意见相左,阿敏怒叱道:"尔蛮奴,何得多言!我岂不能杀尔耶!"(《清史列传·李永芳》第78卷)"抚顺额驸"李永芳尚且如此,其他明朝降金官将的境 遇则更可想而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