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志》思想 修身 第二辑 养德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18 属于:姜子牙
  • 修道养德,论小,是立身处世的必需; 论大,又是治国安民的切用。所以太公称之为“志心笃行之术”,也就是知行必行之术。太公的“志心笃行之术”多见于《六韬》《太公金匮》《太公兵法》《太公阴谋》《六韬逸文》《太公兵法逸文》《太公丹书》《子牙子》历代类书和《素书》等托名著作中。现引录《六韬》中数例,看一下太公穷达时的养德情况。 动静起止或盈缩进退,是由穷达变化所决定的。动静起止适宜,小可以保身独善,大可以建功立业。动静起止适宜,是“动心忍性”的结果,也是修道养德所使然。人有穷达变化的不同,但修道养德须坚持一贯; 即在暂静暂止的时候,等待可动可起时机的到来,叫做待时而动,时之来与不来,可属客观条件。但怎样待时? 即时机到来时以何而动、以何而起,则是主观因素,并常常成为决定成败的因素。《六韬·文韬·明传》载太公答文王之问,说明了这一点。文王说: 古代圣贤的治国之道,其所以废止、其所以兴起的道理是什么,您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太公说:见到善事却懈怠不做,时机来临却迟疑不决,明知错误却泰然处之,这三种情况就是先圣治国之道所废止的原因。柔和而清静,谦恭而敬谨,强大而自居弱小,隐忍而实刚强,这四种情况是先圣治国之道所以兴起的原因。所以,正义胜过私欲,国家就会昌盛; 私欲压倒正义,国家就会衰亡;敬谨胜过懈怠,国家就会吉祥;懈怠胜过敬谨,国家就会灭亡。 太公的答话包括正反两个方面的意义,即先圣之道所以兴起和所以废止的原因。取义于正面,就是太公的修身养德之道,那便是: “见善而不怠,时至而不疑,知非而必废,知是而必立。柔而静,恭而敬,强而弱,忍而刚;义胜欲,敬胜怠。”其中“强而弱,忍而刚”仍是韬晦术的运用。 出于修道术的思想认识,太公以人事顺合自然规律为修身养德的本务。所以治国理民的人始终坚持人事顺合自然,即“以为天地经纪”的,就是圣人,《六韬·文韬·守国》: 太公回答:天候有四季,大地生长万物。天下有亿万民众,民众由圣贤治理。春天的规律是滋生,万物欣欣向荣;夏天的规律是成长,万物繁荣茂盛;秋天的规律是收获,万物饱满成熟; 冬天的规律是贮藏,万物潜藏不动。万物成熟就应收藏,收藏之后则又重新滋生。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既不知其终点,也不知其起点。圣人参照效法这一自然规律,作为治理天下的普遍原则……就可以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光了。上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变化的经常性现象,太公称为天之“常形”。天之常形与民生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国君能效法自然而治国,又能按照天之常形而安民,就可树立圣人的功德。《六韬·武韬·文启》记载了太公修身养德的治道,太公说: 上天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民众有经常从事的生业。君主能同民众共安生业,天下就会安定。所以说最好的政治是顺应民心进行治理,其次是宣扬政教以感化民众。民众被感化就会服从政令。所以,天道无为而能生长万物,民众无需施舍就能丰衣足食,这就是圣人的德治。 修身养德一贯于人的一生,而不是穷则行,达则止。国君的修养目标,略见于上。而在具体的临众用民中,太公认为国君应具备的行为规范和品德修养是: 国君要洞察下情,即“为上唯临”;洞察下情在于不疏远民众,即“临而无远”;强调国君要普施恩惠,遍济无私要如天覆盖万物,即“为上唯周”“周则天也”; 太公强调身居君主之位的人,应该做到安详稳重而沉着清静,柔和节制而胸有成竹,善于施恩而不与民众争利,虚心静气而公道无私,处理事务公平正直。即“安徐而静,柔节先定,善与而不争,虚心平志,待物以正”。太公指出: 君主听取意见时不要轻率地接收,也不要粗暴地拒绝。轻率接受就容易丧失主见,粗暴拒绝就会闭塞言路。即“勿妄而许,勿逆而拒。许之则失守,拒之则闭塞”。太公强调国君要善于兼听广纳,集思广益,广开言路,以求“博谋”,以求洞察一切。他教文王说:“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凑并进,则明不蔽矣。”(《六韬·文韬·大礼》。) 太公的修身养德是和他的修道术联系在一起的。他的“树敛”政治,在《文韬·文师》中有概括表述: 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不难看出: 太公行仁、施德、行义及行利民之王道的“树敛”政治,是他修道术的产物,也就是他修身养德的产物。因此,太公指出: 贵为国君,其国家治乱安危尽系于国君的修身养德。《六韬·文韬·盈虚》明确指出:“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 由此可见,国家的安危,民众的治乱,全在于国君的贤圣或不肖,在于国君的修养程度。 史传为太公修身的格言,散见于历代典籍中,这里再引录数则: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战国策·魏策》引自《周书》)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史记·商鞅列传》引自《周书》) 器满则倾,志满则覆。(《礼记·曲礼上·正义》) 行必虑正,无怀侥幸。(《意林·书履》) 忍之须臾,乃全汝躯。(《意林·书锋》) 源泉滑滑,连旱则绝;取事有常,赋敛有节。(《意林·书井》) 衣之铭曰:“桑蚕苦女工难,得新捐故后必寒”。镜铭曰:“以镜自照见形容,以人自照知吉凶”。觞铭曰:“乐极则悲,沉湎致非,社稷为危”。(《后汉书·朱穆传》注引《阴谋》) 诫惧致福。损己者物爱之,厚己者物薄之。(太公注《阴符经》) 棰之书曰: “不可极,民不可剧。马极则踬,民剧则败”。 (《太平御览》引《太公阴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