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单镒

属于::宋朝

徒单镒(?—1214年),本名按出(或称安舂)。上京路速速保子猛安人,金朝大臣。

大定十三年(1173年)八月,考中进士,被授予中都路教授。大定十五年(1175年),被选拔为国子助教。随后被任用为国史院编修官。金章宗即位,徒单镒升为左谏议大夫,兼任吏部侍郎。明昌元年(1190年),升为御史中丞。不久,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此后,又升为尚书右丞。明昌三年(1192年),被免去其他职务担任横海军节度使,后改任定武军节度使,平阳府知府。之后改任西京留守。承安三年(1198年),改任上京留守。承安五年(1200年),被提升为平章政事,封济国公。泰和四年(1204年),转任咸平府知府。泰和五年(1205年),改任南京留守。泰和六年(1206年),调为河中府知府,兼任陕西安抚使。随后又改任京兆府知府,担当宣抚使。泰和七年(1207年),与宋朝将领安丙交战获胜。泰和八年(1208年),升特进,改任真定府知府。大安初年,加封仪同三司,封濮国公,改任东京留守。接着又升任开府仪同三司,佩带金符,担任辽东安抚副使。大安三年(1211年),改任上京留守,因领兵防卫中都有功,升任尚书右丞相。至宁元年(1213年),胡沙造反杀卫绍王,徒单镒建议迎立完颜珣(即金宣宗)。贞祐元年(1213年),升任左丞相,封广平郡王,授予中都路迭鲁都世袭猛安蒲鲁吉必剌谋克。

贞祐二年(1214年),徒单镒去世。

人物生平

进士第一

徒单镒本名叫按出,异常聪明,刚刚七岁,就能熟习女真文字。大定四年(1164年),皇帝命他用女真文翻译书籍。大定五年(1165年),翰林侍讲学士徒单子温献上徒单镒翻译的《贞观政要》、《白氏策林》等书。大定六年(1166年),又呈上《史记》、《西汉书》,皇帝下令将这些译本加以公布。皇帝令挑选各路学生三十多人,令编修官温迪罕缔达教他们读古书,学做、对策。被选中的人中最精通学业的是徒单镒,于是他从此通晓了契丹大小字及汉字,完全熟悉了经史。过了较长一段时间,枢密使完颜思敬请示让女真人参加科举考试,从中选拔进士,此议送交尚书省商定后回禀皇帝,皇帝同意。

大定十三年(1173年)八月,皇帝策问女真进士求贤以治的方法。侍御史完颜蒲涅、太常博士李晏、应奉翰林文字阿不罕德甫、移剌杰、中都路都转运副使奚砻主持考试,徒单镒等二十七人进士及弟。徒单镒被授予两职,其他人授一官,前三名担任中都路教授,第四名以下任各路教授。

累官升迁

大定十五年(1175年),皇帝下诏翻译各部经书,著作佐郎温迪罕缔达、编修官宗璧、尚书省译史阿鲁、史部令史杨克忠译文注解,翰林修撰移剌杰、应奉翰林文字移剌履讲析其义。徒单镒以中都路教授选拔为国子助教。左丞相纥石烈良弼曾到国子学中与徒单镒论谈,对他十分敬佩。徒单镒遭逢母亲丧事后,再被任用为国史院编修官。 

金世宗曾问太尉完颜守道说:“徒单镒这人怎么样?”守道回答说:“有才力,可担当政事。”皇上说:“对,让他多处理繁杂事务。”又说:“徒单镒举止温文尔雅,性情和蔼可亲。” 过了一段时间,徒单镒兼修起居注,累官到翰林待制,兼任右司员外郎。他献上《汉光武中兴赋》,金世宗看后大喜说:“不设立女真进士科,怎么能得到这人!” 

金章宗即位,徒单镒升为左谏议大夫,兼任吏部侍郎。明昌元年(1190年),升为御史中丞。不久,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兼撰写国史。徒单镒说:“人生有很多欲望,不用制度加以限制,则奢侈之心没有尽头。如今天下安定已久,应当谨慎行事,以便长久太平。”

金章宗坚定致力于政治安定。徒单镒送上奏章,奏文大致说:“我私下看唐、虞之书,他们的臣子对皇帝说‘谨慎啊’、‘勤勉啊’,并用‘吁’表示惊疑,用‘都’表示赞美。既陈述了皇帝应警惕的地方,又用美好的东西来劝导他。皇帝治理时,一定说‘向大家核查,大家的说法对就放弃自己的主张,听从大家的意见’。善于纳谏,因而兴旺。君臣上下之间就是这样相处的。今天陛下继承兴隆的气数,保护太平基业,的确应当考古重德,在这点上留心,不因身外的人或事决定好恶喜怒,不因自己的好恶喜怒忽略友善,不体恤别人的话。上下情况有通达有阻塞,天地的运气有好有坏。唐代的陆贽曾陈述上下情况不通有九种弊病,其中上有六种,下有三种。皇上能注意这六种弊病,做臣子的怎敢不小心待另三病。上下情况既然能通畅,那就抓住了主要环节带动了一切。”此后,徒单镒升为尚书右丞,仍负责撰写史书。

明昌三年(1192年),徒单镒被免去其他职务担任横海军节度使,后改任定武军节度使,任平阳府知府。先前,郑王完颜永蹈任职定武军,镐王完颜永中任职平阳府,相继获罪,受牵连的人很多,皇帝怀疑他们有同党,也许因为这个缘故,任命徒单镒为定武军节度使,随即又请他管理平阳。之后改任西京留守。

承安三年(1198年),徒单镒改任上京留守。承安五年(1200年),金章宗问宰臣:“徒单镒与完颜宗浩谁更好?” 平章政事张万公答道:“都是有才能的人,徒单镒似乎更强些,他有操守,宗浩多数而已。”皇帝问:“什么叫多数?”张万公说:“宗浩略有些好迎合。”皇帝说:“你说得对啊。”不久,徒单镒被提升为平章政事,封济国公。

微谏章宗

金章宗在位期间,淑妃李师儿专宠于后宫,她的兄弟横行霸道,朝臣常常奔走于他们门下。一次一连几天狂风蔽日,皇帝下诏问天象变异的缘故。徒单镒上疏大致说:“仁、义、礼、智、信叫五常,父义、母慈、兄友、弟敬、子孝称作五德。如今五常不建立,五德不提倡,官宦士人抛弃礼义,忘掉廉耻,小民背道德叛信义,迷惑而不知悔改,背弃损毁天常,骨肉相残,动伤和气,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原因。现在应端正不淳厚的民俗,顺应人心,对待父亲、子女,对待丈夫、妻子,各遵循应有的准则,这样才能和气融洽,使得福禄频频来到。” [15]  因而评论说:“治理政事的方法,紧要的有两点:其一,纠正臣子的心态。私下见众臣不明礼义,贪图功利的人很多,怎么能责怪老百姓跟着他们变化呢?用人时,德行端正的为上,才高为下。两者兼有待以不同等级,才不高德行好的次一等,虽有才能,行为道义没有可取之处的人,要压一压放在低位上,那么当臣子的风气就正了。其二,引导学者的志向。教化工作的推行,关键在学校。如今学者失去本来应有的求真的美德,经史高深,抛弃它不去学习,学点词藻华丽不真实的东西,钓取地位名利,我请求取士时同时考考经史典故,使学者坚持学习经学,不为当前浮靡文风所惑,就好了。”又说:“凡天下的事情,多头来的不是一头,相似的不是同一体,法律制度不能完全套用,因为相似而掩盖了真相,就会产生不同的议论。孔子说:‘道义是天下必须遵循的制度。’《礼记》说:‘道义是判断的凭证。’请陛下处理日常政务时,遇到对事情的处理有不同主张时,稍微多考虑一下,找到事情发生的原因理出头绪,那样就能确定如何裁决,并且能分辨疑问。”徒单镒的话句句切中时弊,皇帝虽然接受他的主张,却不肯施行。

皇帝问汉高祖、光武帝的好坏。平章政事张万公答道:“汉高祖好得多!”徒单镒说“:光武再建汉的基业,在位三十年,没有沉溺于酒色的事情。高祖被戚姬所迷惑,终于导致变乱。从这点说,光武帝好。”皇帝听后不说话。徒单镒大概因为元妃李师儿宠爱过度,所以暗暗规劝。

泰和四年(1204年),徒单镒被免去平章政事,改任为咸平府知府。泰和五年(1205年),改任南京留守。泰和六年(1206年),调为河中府知府,兼任陕西安抚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