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朱

属于::道家

杨朱,或作阳朱,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名思想家,或说字子居,魏国人,生平已不可考。在当时各家的著述如《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他的名字曾多次出现。他的行踪多在鲁、宋、梁一带。据《庄子》记载,他曾经见过老子。其活动的年代,比墨子稍后,而又早于孟子。有云他是老子弟子,或为道家别支。其学说在当时相当著名,但早已散佚不存,散见于《孟子》、《列子》、《庄子》、《吕氏春秋》、《韩非子》、《淮南子》等书中。

9825bc315c6034a8c0d8792bc113495409237666.jpg

《孟子·滕文公》篇云:“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可知春秋之世,杨朱之学与墨学齐驱,并属先秦显学。孟子说杨墨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其攻击大过于分析。

《列子·杨朱》篇云:杨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吕氏春秋》中的《重己》、《贵生》、《本性》、《情欲》、《尽数》等篇都受到了杨朱学派的影响,探讨了爱己、利己中的智慧与包含的“道”。

思想内容

杨朱曾经和老子会面,所以他曾受老子思想的影响。后来有感于动乱的环境,困恼于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于是弃老子学说中的部分内容,朝着“养生”、“存性”的方向不断深化,发展成以“为我”为中心的思想体系。杨朱的思想在战国初年一度风行,与儒、墨两家形成鼎足而三的形势。

杨朱的思想概略,可从以下四方面见之:

首先,从其中心要旨而论,杨朱学说实际是以“我”作为自然的中心。他认为人的生命,往往由于外界的蒙蔽、组织所拘束,因而无法明察生命的真象,使个人失去主体性。于是杨朱主张探求内在自我安身立命的境界,以摆脱社会的束缚,偏向于个人人性的追求。他认为只有重视人类本有的自然性,人才会快乐,才能“全生(性)保真”。

其次,在政治方面,杨朱既然反对社会的束缚,所以在政治上也反对强权独占的霸道,主张“天下为公”,要“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另外,他认为一切外在的道德刑法,皆不可妨害一个人的自由。政府只是象征式的,不可对个人过分约束。由此可见杨朱的政治观是自由的,同现代自由主义有共同之处。

第三,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杨朱极力主张个人的“为我”主义。他说:“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他的意思是说社会是由各个“我”所组成,如果人我不相损、不相侵、不相给,那么天下便无窃位夺权之人,便无化公为私之辈,这样社会便能太平。

第四,在对生命的态度上,杨朱既重说“全性保真”,因而重视“贵生”、“乐生”。他认为人生短促,故在生时必须享尽人生之乐,所以要充份放纵人欲。在列子的杨朱篇中,他要求“丰屋、美服、厚味、姣色。有此四者,何求于外?”此种重生、贵生的极端思想,在当时及近代被认为是否定儒家礼法道德,又摒绝了墨家的禁欲及道家老子的无欲,倾向自我中心主义。

杨朱的野史解密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