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考叔

属于::春秋时期历史人物

颍考叔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词解:颍考叔:郑国颍谷的地方官。颍谷:郑国地名。封人:地方官。

考叔是春秋郑庄公时期的郑国大夫,管理颍地的官员,故称颍考叔。

颍考叔一向勤政爱民,他很爱颍水边的田园,在那里建造了一处宅院。一到初春,颍考叔即开始耕种。相传他看到这个天然的春耕园,心情非常高兴,情不自禁唱起“耕耘乐”。周围农夫们听到颍考叔唱歌,也就跟着唱了起来。霎时间,颍水河畔歌声四起。遂形成河南省登封“颍水春耕”的景点。颍考叔死后,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他的住宅改称为“颍考叔庙”。

左传·隐公十一年》记载:

“颍考叔挟 以走,子都拔棘「棘,戟也。」以逐之。”子都因争车未遂,而在阵前射杀己方大将颍考叔的事。

左传相关记载:

隐公元年: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 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 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 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曰‘孝子不匮,永 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缓,且子氏未薨,故名。天子 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逾月,外姻至。

隐公十一年:

郑伯将伐许,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颍考叔挟辀以 走,子都拔棘以逐之,及大逵,弗及,子都怒。  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庚辰,傅于许,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 登。子都自下射之,颠。

相关人物

公孙子都,春秋时期郑国人,大名叫做公孙阏,子都乃是其字。子都这个人,不仅相貌生的美,还有着一身的好武艺,能征善射,因此便做了郑庄公的大夫。然而,子都其人虽美,却是个小心眼。

昆曲《英雄罪》也叫《暗箭记》或《公孙子都》则描述了这段故事。

公元前712年,我国春秋时期。周室衰微,列国争霸。郑庄公假借周天子之命,以颍考叔为帅,子都为副帅,发兵讨伐许国。子都争功心切,考叔杀死许国战将许貅。许国将破之际,子都发暗箭射死考叔,窃取了灭许大功。

为赏公孙子都灭许之功,也为解考叔之妹颍姝丧兄之苦,郑庄公将颍姝赐嫁子都。子都虽万般不愿,终因“君命难违”,无奈答应。事后,郑庄公得知杀害考叔的竟是子都,颇为震惊。考虑考叔已死,右膀已失,再杀子都,左臂将丧,要掌管刑名的谋臣祭足将子都杀人事隐忍不发,不将子都治罪。祭足另有思考:即使法不诛其心当诛。

子都暗箭伤人后,终日惊惶,也觉懊悔。新婚之夜,子都、颍姝两情相悦。颍姝举杯泣求子都为她找出杀兄仇人。注视杯中,杯中幻出考叔身影,子都惊恐醉倒。梦境中见考叔前来索命,又见庄公威逼他道出真相。梦中呓语,子都承认自己杀了考叔。颍姝得知眼前的丈夫原是杀兄仇人,柔弱女子面对子都欲爱不是,欲杀不能。

子都登台拜帅,郑庄公叫祭足递给子都一个锦囊。子都打开一看,竟是射杀考叔的弩箭,再加癫狂了的颍姝的到来,子都精神彻底崩溃……年少英雄成了罪人,落得了遭人唾骂的下场。

相关故事

颍考叔孝母

此故事又称《郑伯克段于鄢》(《古文观止》):

郑庄公名寤生,因出生时难产,母亲姜夫人很不喜欢他,而他的弟弟段却长得一表人材,很受母亲宠爱。寤生因是长子,所以被立为太子。姜夫人数次向丈夫郑武公提起改立段为太子,但郑武公以长幼有序为理由,一直没有答应。

郑武公去世后,寤生接任国君,而段侍宠而骄,数行不义,后来竟与姜夫人内外勾结,密谋废掉庄公自立为君。庄公发觉后率军讨伐,段走投无路,自刎而死。

郑庄公截获了姜夫人与段密谋废庄公立段为君的书信,因此对母亲非常怨恨。段死后,就命令把母亲迁置到了颍地安置,并发下毒誓:“不及黄泉,不再相见。”姜夫人因事情败露,也无颜与儿子见面,就立刻搬到了颖地居住。郑庄公回到国都后,多日见不到母亲,不觉思念起来,叹道:“我因为不得已而杀了弟弟,怎么能再抛弃母亲呢?”但因已立下毒誓,因此也不好反悔。

颍谷有个地方官叫颍考叔,为人非常正直,见到郑庄公把母亲驱到颍地,说道:“母亲虽然不像母亲,但儿子能够不像儿子吗?”于是就捉了几只头鹰拿来献给庄公。

庄公见了之后问道:“这是什么鸟?”

颍考叔说:“这种鸟叫鸮,小的时候,它妈妈一口一口把它养大,大了之后,就吃掉它妈妈,是一种不孝之鸟,因此我捉了它把它吃掉。”

庄公似乎心有所动,默然无语。

这时正好厨师又把烤肉送了上来,庄公就命令赐一条前腿给颍考叔。颍考叔就专拣好肉割下包好,藏在袖内,庄公好奇地问这是为什么。

颍考叔说:“我家有老母,因为家贫,每天只能吃野味,从来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现在您赐给我这么好的食物,我自己在这享受,老母亲却尝不上一口,一想我就心酸,所以我要带一些回去给老母亲吃。”

郑庄公听后凄然长叹,颍考叔问庄公叹什么气,庄公说:“你有老母亲奉养,能尽人子之心,我虽贵为国君,却无法享受天伦之乐。”

颍考叔假装不知,奇怪地问:“姜夫人身体不是一直很好吗?您怎么却说没有母亲呢?”

于是庄公就把姜夫人与段密谋以及把姜夫人迁到颖地的事情跟颍考叔说了,并叹道:“已经立下黄泉相见的毒誓,现在后悔都来不及了。”

颍考叔听后说:“段已经死了,姜夫人就您这么一个儿子了,您要是再不孝顺,那与鸮有何异呢?我有一计可以不违背誓言又让您母子和好。”

庄公忙问是何计。

颍叔考说:“挖一条邃道,一直通到黄泉,在里面建一间屋子,先把姜夫人迎到屋子里居住,然后母子再在屋中相见,这不就是黄泉相见了吗?”

郑庄公听后非常高兴,上安排五百人挖了一条几十丈深的邃道,一直到泉水涌出为止,然后在泉边建了一间舒适的地室。地室建好后,庄公让颍考叔去向夫人说明详情。姜夫人听后泪流满面,就跟随颖考叔来到了地室中。

将母亲安顿在地室中后,郑庄公就下到邃道,一边走一边喊着:“能在邃道里见到妈妈真是太高兴了。”姜夫人也迎出地室说:“邃道外面同样也让人高兴。”于是母子二人抱头痛哭,和好如初。(《左传· 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庄公扶着母亲从邃道出来,亲自驾车把母亲接回了国都,人们看到后,都称赞庄公是个孝顺的儿子。

舞旗夺车

公元前712年,郑庄公回国,大阅军马,择日祭告于大宫,聚集诸将于教场。重制“蝥弧”大旗,建于大车之上,用铁绾之。这大旗以锦为之,锦方一丈二尺,缀金铃二十四个,旗上绣‘奉天讨罪’四大字,旗竿长三丈三尺。庄公传令:“有能手执大旗,步履如常者,拜为先锋,即以辂车赐之。”言未毕,班中走出一员大将,头带银盔,身穿紫袍金甲,生得黑面虬须,浓眉大眼。众视之,乃大夫暇叔盈也。上前奏曰:“臣能执之。”只手拔起旗竿,紧紧握定。上前三步,退后三步,仍竖立车中,略不气喘。军士无不喝彩。暇叔盈大叫:“御人何在?为我驾车!”方欲谢恩,班中又走出一员大将,头带雉冠,绿锦抹额,身穿绯袍犀甲,口称:“执旗展步,未为希罕,臣能舞之。”众人上前观看,乃大夫颖考叔也。御者见考叔口出大言,更不敢上前,且立住脚观看。只见考叔左手撩衣,将右手打开铁绾,从背后倒拔那旗,踊身一跳,那旗竿早拔起到手。忙将左手搭住,顺势打个转身,将右手托起。左旋右转,如长枪一般,舞得呼呼的响。那面旗卷而复舒,舒而复卷,观者尽皆骇然。庄公大喜曰:“真臣也!当受此车为先锋。”言犹未毕,班中又走出一员少年将军,面如傅粉,唇若涂朱,头带束发紫金冠,身穿织金绿袍,指著考叔大喝道:“你能舞旗,偏我不会舞,这车且留下!”大踏步上前。考叔见他来势凶猛,一手把著旗竿,一手挟著车辕,飞也似跑去了。那少年将军不舍,在兵器架上,绰起一柄方天画戟,随后赶出教场。将至大路,庄公使大夫公孙获传语解劝。那将军见考叔已去远,恨恨而返,曰:“此人藐我姬姓无人,吾必杀之!”那少年将军是谁?乃是公族大夫,名唤公孙阏,字子都,乃男子中第一的美色,为郑庄公所宠。

次早三营各各放炮起兵。那许本男爵,小小国都,城不高,池不深,被三国兵车,密密扎扎,围得水泄不漏,城内好生惊怕。只因许庄公是个有道之君,索得民心,愿为固守,所以急切未下。齐鲁二君,原非主谋,不甚用力。到底是郑将出力,人人奋勇,个个夸强。就中颖考叔,因公孙阏夺车一事,越要施逞手段。到第三日壬午,考叔在辂车上,将“螫弧”大旗,挟于胁下,踊身一跳,早登许城。公孙阏眼明手快,见考叔先已登城,忌其有功,在人丛中认定考叔,飓的发一一冷箭。也是考叔合当命尽,正中后心,从城上连旗倒跌下来。暇叔盈只道考叔为守城军士所伤,一股愤气,太阳中迸出火星,就地取过大旗,一踊而上,绕城一转,大呼:“郑君已登城矣!”众军士望见绣旗飘扬,认郑伯真个登城,勇气百倍,一齐上城。砍开城门,放齐鲁之兵人来。随后三君并入。许庄公易服杂于军民中,逃奔卫国去了。

索命子都

郑庄公攻下许国都城后,看到颍考叔是背后中箭而亡的,便怀疑是自己人下的黑手。于是庄公让所有参加攻打许国的将士,拿出等祭品,由巫师领着一起诅咒射死颍考叔的凶手。

诅咒三日之后,郑庄公率领诸位大臣去颍考叔灵前祭奠。忽然只见一人,蓬头垢面,走到郑庄公面前,跪在地上哭着说:“臣考叔先登许城,却被奸臣子都冷箭射死。如今我已经请到玉帝之命,准许让奸臣偿命。”说完,当即自刎而死。庄公上前仔细一看,原来此人却是公孙子都,被颍考叔缚魂索命而死。

相关诗词

苏轼《颍考叔祠》

诗文曰:

人情难强回,天性可微感。

世人争曲直,苦语费摇撼。

大夫言柯柔。暴主竟自惨。

荒祠傍荒冢,古隧有残坎。

千年惟茅焦,世也贵其胆。

不解此惟言,脱衣图勇敢。

颍考叔墓位于今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颍桥回族镇,颍考叔墓附近有一座考叔庙。

“郑伯克段于鄢。”意思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是史官下笔有为难之处。  庄公就把武姜安置在城颍,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到死后埋在地下),不再见面!”过了些时候,庄公又后悔了。有个叫颍考叔的,是颍谷管理疆界的官吏,听到这件事,就把贡品献给郑庄公。庄公赐给他饭食。颍考叔在吃饭的时候,把肉留着。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颍考叔答道:“小人有个老娘,我吃的东西她都尝过,只是从未尝过君王的肉羹,请让我带回去送给她吃。”庄公说:“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独我就没有!”颍考叔说:“请问您这是什么意思?”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他后悔的心情。颍考叔答道:“您有什么担心的!只要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相见,谁还说您违背了誓言呢?”庄公依了他的话。庄公走进地道去见武姜,赋诗道:“大隧之中相见啊,多么和乐相得啊!”武姜走出地道,赋诗道:“大隧之外相见啊,多么舒畅快乐啊!”从此,他们恢复了从前的母子关系。  君子说:“颍考叔是位真正的孝子,他不仅孝顺自己的母亲,而且把这种孝心推广到郑伯身上。《诗经·既醉》篇说:‘孝子不断地推行孝道,永远能感化你的同类。’大概就是对颍考叔这类纯孝而说的吧?”  这篇课文记叙了发生在公元前722年5月,郑庄公在鄢打败其弟共叔段的历史事件.  全文结构完整,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尤其是把郑庄公老谋深算的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  郑庄公先封叔段于京,又听任叔段”不度”,”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既而”收贰以为己邑”,最后”伐诸鄢”,有人认为表现了庄公的”仁慈”和”忍让”,有人却认为他是有意”养成其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