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辅

属于::明朝

张辅(1375年-1449年9月1日),字文弼。河南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明朝初年重臣、名将,河间王张玉长子。

张辅早年随父参加靖难之役,累封新城侯。永乐四年(1406年),以右副将军随成国公朱能南征安南,旋即接任主帅,屡战告捷,于次年灭亡胡朝,改安南为交趾,设交趾布政司。战后因功受封英国公,予世券。自永乐七年(1409年)至永乐十三年(1415年),三次以总兵官讨平交趾叛乱。先后四至交趾,史称他“凡三擒伪王,威镇西南”,后世多以张辅不得世守交趾为恨。永乐二十年(1422年)至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间,参与明成祖朱棣的第三、第四、第五次北征。洪熙元年(1425年),改掌中军都督府事务,进位太师。次年,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宣德四年(1429年),被解除兵权,加授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明英宗即位后,加号翊连佐理功臣。张辅历事四朝,连姻帝室,与“三杨”、蹇义、夏元吉等同心辅政,促成“仁宣之治”,并维持了正统初年的朝政清明。

正统十四年(1449年),张辅随明英宗北征瓦剌,于土木之变中阵亡,年七十五。次年追封定兴郡王,谥号“忠烈”。《皇明经世文编》辑有《定兴忠烈王集》一卷。

张辅

人物生平

靖难建功

张辅是靖难名将、河间王张玉的长子。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张辅随从张玉征战,任指挥同知。建文二年十二月(1401年1月),张玉在东昌之战中战死,张辅继承父亲的职位,随朱棣在夹河、藁城、彰德、灵璧等地战斗,都立下功劳。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张辅随朱棣攻入南京,升任都指挥同知。九月,大赏靖难功臣,张辅被封为奉天翊卫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信安伯,食禄一千石,给予世袭诰券,另赏银三百五十两、彩币三十表里、钞三千贯。 

永乐三年(1405年),朱棣询问淇国公丘福、成国公朱能众人对靖难功臣封赏是否有异议,二人认为张辅父子功勋卓著,不能因为是外戚(张辅的妹妹为朱棣的妃子)就给他很少的赏赐。朱棣同意,于是在此年十一月下诏进封张辅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新城侯,加禄米至一千五百石,“杂犯死罪已免二死,子免一死”。

首征安南

早在建文元年(1400年),陈朝外戚黎季犛篡夺了皇位,改国号为大虞(即胡朝),其后自称太上皇,立其子黎苍为帝。黎季犛在永乐二年(1404年)自称陈朝皇室绝灭,自己以外甥的身份被群臣推戴为皇帝,向朱棣请求册封,被封为安南国王。

永乐二年(1404年),自称原安南国王之孙的陈天平(陈朝后裔)从老挝来投奔朝廷,黎季嫠假装请他回国。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派都督黄中率五千名士卒送他回去,前大理寺卿薛岩担任副手。黎季犛在芹站埋伏军队,杀死陈天平,薛岩也被杀。朱棣闻讯大怒,于同年九月命朱能为征夷将军,张辅为右副将军,率领丰城侯李彬等十八位将军(《大越史记全书》称士兵共有八十万人,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认为可能有夸大),会同左副将军、西平侯沐晟分道进讨安南。兵部尚书刘俊辅助军务,邢部尚书黄福、大理寺卿陈洽供应粮饷。

十月,朱能在军中病逝,张辅接替他统领部众。从凭祥进军,越过坡垒关,望祭安南境内山川,发檄历数黎季嫠二十条罪状。进军攻破隘益、陵二关,取道芹站,击走安南伏兵,抵达新福。沐晟的部队也从云南到来,扎营于白鹤。安南有东、西两都,依宣、洮、沲、富良四江为险,安南军沿着江南北两岸立栅,把船集中在江中,在多邦隘筑城,城栅桥舰相连九百余里,有许多士兵,想据险固守,使明军疲劳。

张辅从新福移驻三带州,制造船舰,准备攻隘。正好朱棣得知朱能去世,敕令任张辅为帅,朱棣在敕令中以岐阳王李文忠接替开平王常遇春的事情来比喻现状,并说趁冬季瘴疠未兴,应及时灭贼。十二月,张辅推进到富良江北扎营,派骠骑将军朱荣在嘉林江击破敌军,于是与沐晟合军进攻多邦城。他装作要进攻他处,以麻痹安南军,令都督黄中等率敢死士,每人都持火炬和铜角,在夜间四鼓时分,越过重壕,用云梯登城。都指挥蔡福先登,士卒们也纷纷蚁附而上,然后吹响号角,万炬齐举,城下军队呐喊而进,遂攻进城中。安南军驱象迎战。张辅用画成的狮子蒙在上冲击,再补以神机火器。大象都返身退走,安南军大为溃败。

此役,明军斩其首领二人,追到伴圆山,将其沿江木栅,俘虏和斩杀无数安南军。明军进而攻克东都,安抚官民和归附者,来归顺的人每天以万计。张辅派别将李彬、陈旭攻取西都,又分兵击破安南援军。黎季犛焚烧宫室仓库后逃到海上,三江州县都望风而降。

永乐五年(1407年)春,张辅派清远伯王友等人渡过注江,攻破筹江、困枚、万劫、普赖等寨,斩首三万七千余级。安南将领胡杜聚船在盘滩江上,张辅派降将陈封袭击赶走了他,夺取其船只。于是平定了东潮、谅江等府州。不久,在木丸江击破黎季犛的舟师,斩首一万级,擒获将校一百余人,安南军溺死无数。明军追击至胶水县闷海口而还。在咸子关筑城,令都督柳开守卫。过后,安南军由富良江进兵。张辅和沐晟夹岸迎战,柳升等人率领舟师横击,大破安南军,斩杀数万人,江水为之赤红,明军乘胜穷追。当时天旱,江水浅,安南军弃船上岸逃走。明军到时,突降大雨,江水上涨,张辅军遂得全部渡江。五月,到达奇罗海口,抓获黎季犛和他的儿子黎苍,以及黎氏所立的太子、诸王、将相大臣等人,用槛车将其送入京师,安南平定。计算府州四十八个,县一百八十个,户三百一十二万。朝廷访求陈朝皇室的后代未果,便设交趾布政司,将其土地内属于朝廷。

唐朝灭亡后,交趾独立达四百余年,至此又收入版图。朱棣为此诏告天下,诸王和百官都奉表祝贺。

受封国公

永乐六年(1408年)夏,张辅整军回到京师,朱棣论功行赏,在奉天殿赐宴招待,并赋写了《平安南歌》。七月七日,朱棣下诏进封张辅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英国公,岁禄三千石,给予世袭诰券;另赐冠服,赏白金四百两、钞一千锭、彩币四十表里。

再征安南

张辅回师后不久,陈氏的旧臣简定又叛乱,朱棣命沐晟征讨,结果沐晟在生厥江战败。

永乐七年(1409年)春,朱棣又命张辅佩征虏将军印,率军前往征讨。当时简定已经僭称越上皇,另立陈季扩为帝,势力很大。张辅就叱览山伐木造船,招来谅江以北那些躲避贼寇的人复业。于是推进到慈廉州,攻破喝门江,攻克广威州孔目栅。在咸子关遇上陈军,陈军有船六百余艘,保卫江东南岸。张辅率陈旭等人用划船迎战,乘风纵火,擒获陈军首领二百余人,将其船只全部夺取。张辅追到太平海口。陈军将领阮景异率三百艘船迎战,张辅军又大破陈军。陈季扩于是自称是陈氏的后代,派使者袭封王位。张辅说:“先前遍找陈王的后人,他都不响应,现在是在欺骗我们。我奉命讨贼,不知其他。”于是派朱荣、蔡福等人以步骑兵先出发,张辅率领舟师随后进军。以黄江到神投海,会师于清化,再分路进入磊江,在美良山中抓获了简定,把他和他的党羽一起送到京师。

永乐八年(1410年)正月,张辅进而攻击陈军余党,斩杀数千人,把尸体堆成一堆掩埋,只有陈季扩没有抓获。朱棣留下沐晟讨伐,召张辅班师。张辅在兴和拜见朱棣,受命到宣府、万全练兵,督运北征。

当时,陈季扩虽然请求投降,但实际上没有悔改之心,乘张辅回师,又率军攻掠如故,沐晟无法控制局势。交趾人苦于明朝的约束,又多次遭官吏士卒的侵扰,往往起来依附敌军,乍服乍叛,朝廷将帅更加不认真剿寇。

永乐九年(1411年)正月,朱棣仍命张辅和沐晟协同进讨。张辅到后,申明军令。都督黄中素来骄纵,违抗命令。张辅责备他,黄中态度不恭,便把他斩首以服众。将士们都提心吊胆,再没人敢不执行命令了。同年七月,张辅在月常江击破陈军将领阮景异,缴获船只一百余艘,生擒陈军元帅邓宗稷等人,还捕杀别部敌军首领数人。旋即因出现瘴疠而收兵。 

永乐十年(1412年)八月,张辅在神投海攻击陈军。陈军有船只四百余艘,分为三队,颇为精锐。明军冲击其中坚,陈军退却,其舰船左右队齐进,明军与他们相击杀,殊死力战。自早上六七点战到十一点,大破陈军,擒获其首领七十五人。明军进到乂安府扎营,陈军将领不断来降。

永乐十一年(1413年)冬,张辅与沐晟会师顺州,在爱子江与陈军交战。陈军驱象在前而进,张辅告诫士卒,第一箭射落象奴,第二箭射象鼻。大象因此回头奔走,践踏自己的部队。裨将杨鸿、韩广、薛聚等人乘势进兵,矢落如雨,陈军大败。擒获其首领五十六人,追至爱母江,将陈军全部招降。 

永乐十二年(1414年)正月,张辅进到政平州。听说陈军屯聚在暹蛮、昆蒲等地栏栅中,遂引兵前往。途中要经过悬崖之侧的小径,骑马无法前进,张辅与将校徒步行走在山箐间,到夜间四鼓时抵达了陈军营所,将阮景异、邓容等人全部擒获。陈季扩逃到老挝,张辅派指挥师佑率兵向老挝索要,攻破老挝三个关口,终于将陈季扩及其妻子儿女抓住,绑送京师,叛乱平息。张辅依照国家制度,将陈军所夺取的占城国的土地,分设升、华、思、义四州,增设卫所,授予投降者官职,留下部队驻守而还。

永乐十三年(1415年)春,张辅抵京,朝廷旋即命他为交趾总兵官前往镇守,而残余的陈军势力陈月湖等人又作乱,张辅将他们都讨平。次年冬,张辅被召回。 

张辅一共四征交趾,前后建置州县以及增设驿传递运,规划得很全面。交趾人所怕的只有张辅,张辅回来一年而黎利又叛乱,朝廷多次遣将征讨,都不能将其彻底消灭。到宣德年间,安远侯柳升败死,成山侯王通与黎利私订盟约,仓促引兵而还,阁臣杨士奇等也都主张放弃交趾。张辅力争,未能成功。

随征漠北

永乐二十年(1422年)二月,朱棣命张辅等商议北征粮运事宜,张辅等讨论后认为应分为前、后两队运输,前队随大军出发,后队作为后援。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七月,朱棣获悉鞑靼首领阿鲁台再次率部滋扰明朝边境的消息后,部署诸军北征。其中,张辅与武安侯郑亨、成国公朱勇、成山侯王通率左、右军,随征阿鲁台。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四月,朱棣再次率军北征,张辅与朱勇作为左掖军随征。六月,朱棣进至答兰纳木儿河附近,因不见阿鲁台部,遂派张辅与王通等分兵至山谷间大范围搜索其踪迹,朱棣进驻河上等待消息。张辅在周围三百余里都不见阿鲁台部踪影,便提议由自己领一个月的兵粮,率军深入追击阿鲁台。但朱棣归意已决,不久后便命张辅等回师。 

位遇尊宠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朱棣在北征回师时病逝于榆木川(今内蒙古海拉尔)。同月,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命张辅掌中军都督府事务,进官太师,一并支给二职的俸禄。不久,命张辅所受的太师俸禄到北京仓支给。当时百官的俸米都到南京支取,此举是给张辅的特恩。

朱棣丧期满二十七日时,朱高炽戴素冠、穿麻衣临朝,而群臣都已改为吉服,只有张辅、杨士奇穿戴与朱高炽一样。朱高炽叹道:“张辅是员武臣,而他知礼则超过了六卿。”从此更加敬重他。不久命他掌管经筵事务。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张辅与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奉命担任《明太宗实录》的监修。

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造反,引诱功臣们做内应,暗中派人夜间去张辅的住所。张辅抓住他报告了宣宗朱瞻基,查清了朱高煦谋反的证据。朱瞻基先命阳武侯薛禄前往征讨,大学士杨荣却劝宣宗御驾亲征。张辅奏道:“朱高煦素来软弱无能,请给臣二万兵马,擒拿朱高煦献给陛下。”但朱瞻基最终决定亲征,命张辅扈从。叛乱平定后,朱瞻基加张辅的禄米三百石。

此后,张辅威名更高,并久握兵权。宣德四年(1429年),都御史顾佐请保全功臣。二月,朱瞻基下诏解除张辅中军都督府掌府事的职务,命其朝夕在左右侍奉,谋划军国重事。旋即进其勋阶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辅运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只命其逢初一和十五上朝(朝朔望)。

宣德十年(1436年)正月,明英宗朱祁镇即位。七月,张辅担任《明宣宗实录》的监修。之后加号翊连佐理功臣。 

正统元年(1436年)二月,英宗仍命张辅知经筵事。

以身死难

太监王振专权时,文武大臣都对他望风叩拜,只有张辅与之抗礼。王振视文武大臣为属吏,唯独对张辅礼敬有加。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太师也先入侵,王振唆使英宗亲征,张辅随行,但并未参预军政。张辅当时年迈,默默不敢作声。八月十五日(9月1日),明军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西南)被瓦刺包围,全军覆没,张辅亦死于兵乱中,享年七十五岁。

景泰元年(1450年),明代宗朱祁钰追封张辅为定兴郡王,谥号“忠烈”。

在明末黄道周所著的《广名将传》中,张辅位列其中。

张辅的野史解密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