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数典忘祖的主人公是谁?数典忘祖的典故故事
数典忘祖的主人公是谁 数典忘祖是什么意思
数典忘祖出处
《左传昭公十五年》:“王曰:‘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数典忘祖释义
典,古代文化典籍,也指古代的礼制和历史。“数典忘祖”,比喻忘本,或对本国历史无知。
数典忘祖典故
晋国大夫籍谈,出身于一个世代掌管文物典籍的贵族家庭。“籍”这个姓氏,就是由他们世袭的职务得名的。可是到籍谈这个时候,他已不大管理文物典籍了,连晋国的历史也了解得很少。
鲁昭公十五年(前527)秋天,东周景王的夫人穆后死了,大办丧事,各诸侯国都按照礼仪,派专使前来吊唁,并贡献珍贵的礼品。
籍谈与大夫荀跞(li历)作为晋国的专使,也来到东周都城。但是,他们没有带什么珍贵的礼品。周景王心中很不局兴。
周景王决定对晋使施加一些压力,所以王室丧事礼仪一结束,他就特别设宴招待两位晋使,并故意让侍者用鲁君新献的青铜壶给晋使斟酒。
宾主渐渐地酒喝多了,周景王乘着酒兴向晋使荀跞夸起鲁国的青铜壶来,说道:“你看鲁国送来的这件铜器珍贵吗?”荀跞含含糊糊地答道:“确实珍贵。”
周景王话锋一转,单刀直入地问道:“承蒙各诸侯国眼中还有我这个周天子,进献了这么多珍贵礼品,遗憾的是没有看到晋国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呵。”荀跞没料到有这样一问,答不上来,就示意籍谈回答。
籍谈也没有思想准备,随口就说:“陛下,各国诸侯获得天王的恩赏实在太多了,献上一点完全应该,只是敝国……”周景王打断他的话,问:“晋国怎样?”
籍谈缓口气,继续说:“敝国僻处深山,与戎狄为邻,从来没有领受过天王的恩赐。我们的财力物力,对付戎狄的入侵都很紧张,拿什么献给陛下呢?”
周王听了这话,责备道:“啊,你太健忘了!晋的祖先唐叔不就是我们成王的弟弟吗?王室恩泽广被,怎能说没有施到你们晋国的身上?”
籍谈想再说什么,可是周王接连举出许多无可辩驳赏给晋文公的,有襄王的“大路”、“戎路”两种战车,还有武士、弓斧及祭神的美酒,等等。
周景王进一步讥讽道:“你的祖先孙伯黡,是晋国专管典籍的正卿,你怎么把老祖宗的职务都忘掉了呢?怎么对晋国的历史这样无知啊!”籍谈和荀跞实在没有脸再待下去了,不等席终,就告辞而去。
周景王望着这两个人的背影,得意地笑起来,对左右说:“籍谈大约要绝后吧,竟然数典忘祖了!”
- 李白《宫中行乐词其三》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岑参《虢州酬辛侍御见赠》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孟浩然《宴崔明府宅夜观妓》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岑参《浐水东店送唐子归嵩阳》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西游记里的成语故事:多用来形容孙悟空
- 海子《四姐妹》原文与赏析
- 信口开河的故事
- 文天祥《过扬子江》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知己知彼的故事
- 重蹈覆辙的故事
- 白居易《三谣朱藤谣》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李世民《帝京篇十首》赏析
- 孟浩然《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诸学士》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孟浩然《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人弃我取的故事
- 关汉卿的代表作是什么?《窦娥冤》剧情怎样?
- 岑参《灭胡曲》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岑参《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古诗原文意思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