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的“敬霞节”有何寓意?水族敬霞节简介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20 属于: 传统文化

  “霞”是水神,也称“霞神”,是水族崇奉的雨水神,是水族迁徙及从事稻作的见证神。其形体原本是一块石头,或像人形,或像首,为此,霞节也称“母猪霞”。传说它有人性神性两通的本领,它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敬霞”就是敬霞神。敬霞节是以血缘家庭为单位,各水族村寨联合举行祈祷雨水的宗教活动。活动时段与卯节相近,不同的是它每隔十二年举行一次,根据水历推算,2009年的卯节期间恰是十二年一祭的敬霞节。

  十二年一祭——三都县水家人神秘的“敬霞”祭祀活动剪影

  12支宗族,身着水族节日的盛装,在“霞主”的率领下,各挑着120斤熟猪肉、120斤糯米饭、120斤米酒等祭品,伴着高吭的铜鼓,激越的长号,火枪的护送,从远古走来,浩浩荡荡地向“霞神”走去。金秋时节,水家人十二年一祭的“敬霞”祭祀活动,在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板高村上演。

  “敬霞”是以血缘家庭为单位,各村寨联合举行祈祷人畜安康兴旺、风调雨顺、年成丰收,12年轮回一次的祭祀活动。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唯有九阡镇板高村一带水族群众有此祭祀,不仅范围小,而且可遇不可求。

水族的“敬霞节”有何寓意?水族敬霞节简介

    根据板高村84岁的寨老潘朝和说,他这一生只在10岁时看过一次。打开封尘的记忆,他向我们讲述那远去古老的“敬霞”往事。每支宗族有一个名望很高的“霞祖”,他是宗族中的排行老大,大家划有一亩多田给他耕作,作为他策划操办敬霞的报酬。快过霞节时,霞祖召集各宗族的头人开会——用打卦和用刀把一个煮熟的蛋切成两半,选择吉祥时辰。

    在敬霞时,在众多亲友面前,水书先生面对一只经过几个月的训练、站在竹子上的雄公鸡念咒语后,叫它叫,它就叫。以后念咒语的水书先生不在人世,鸡叫环节也就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