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习俗 苗族人的丧葬习俗究竟是什么样的
苗族的丧葬,分天殇、凶死、产死、善终、寿终等,而葬法不同。
夭殇:未成年而死者,谓之夭殇。凡夭殇均不办丧仪式,也不能从门抬出。七岁以下夭折的,用稻草包裹着埋葬,七岁以上的装在用木板钉成的棺埋葬。
产死,也叫凶死。对此类死者,居四大寨苗族,要给死者缠红色腰带和脚帕。葬后,在坟边放一只鸭子。脚、腰缠红的可以在浅处捞到鱼虾,鸭子在水里可以帮其捞鱼虾还债。
苗族老人的寿终丧事自始至终均由苗族巫师(苗语称“褒谋”)来主持。老人一去世,即鸣炮一至三响通知族人,鸣炮俗称:“送终”。
出殡时,吹唢呐领先,用木棒打山开路,后是棺材。亡人之儿、媳、女等亲友哭泣在后。过桥,孝子跪地,表示背负老人过河,途中不丢买路钱。即请魔公择期“做客”,亲戚朋友前来吊丧,一般停尸于家中三至九天不等。出殡前一天“做客”,要砍马,若死者系女性,马由外家砍,系男性则由其姐家或妹家砍。
各路吊客都差不多到齐后,即举行砍马仪式。先鸣枪放炮,一名孝子找着标枪,哭着牵一匹无鞍马上前,马后是找标枪的举祭幛的孝子,妇女手持一把糯谷送行。寨中男女老少及各路吊客,吹着唢呐,鸣放枪炮,浩浩荡荡地走向砍马场。场上栽一桩,桩上放有活动环,将马拴于其上,所有孝子跪于砍马场的一面,手端一碗酒举行祭奠仪式。祭毕,唢呐吹奏砍马乐,魔公及长老念咒“砍马词”,念毕,围马场转走三圈后,回到自己的位置。砍马的吊客,须由孝子跪着请来,若吊客系舅家,则要多次请才来到砍马场。
这路砍马吊客提着两把马刀,吹着唢呐,围马场转三圈。两名砍马人手持马刀,先向马作揖,孝家两各持一壶酒,直向砍马手嘴里灌,砍马手不能用手托壶,酒后,砍马手双手握着刀把,轻轻向马砍去,表示敬意,接着便论着着使劲地砍。据说跑在前的多有吉祥,因而均互不相让。砍马结束后,即请孝家长者二十来人去喝“和气酒”。至黄昏后,就给死者“开路”。
- 蒙古族文化 蒙古族的狼图腾是什么意思
- 哈萨克族民歌简介 哈萨克族的“阿依特斯”
- 满族饮食 满族的满汉全席有啥历史
- 古代年终奖怎么发?大将军奖金折合人民币10万元
- 门巴族服饰 门巴族服饰文化简介
- 回族婚姻 回族人最主张什么样的婚姻形式呢
-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的生斋是什么意思
- 东乡族文化 东乡族的刺绣有什么特点
- 拉祜族人们是怎样过“库扎”节和“火把节”的
- 彝族服饰文化 彝族的女装有什么特点
- 钟馗是什么神仙?钟馗为何能成为春节时期的门神
- 鄂温克族是怎样对待离婚和再婚的
- 东乡族饮食 东乡族的盖碗茶有什么特色
- 景颇族文化 景颇族舞蹈与音乐简介
-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何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汉族节日 汉族清明节历史由来简介
- 彝族的简介 白彝黑彝从何而来是源于一脉吗
- 塔吉克族宗教 塔吉克族信仰什么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