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历史 布朗族的经济发展是怎样的
布朗族主要的手工业是纺织、染布、竹编。
葛布,是布朗族妇女擅长的一种古老的手工工艺品。收回的野葛藤,刮去外皮,撕成细条,逐节接长,若干股长条编成经线。上机,穿篦。织机与棉麻布机相同,篦眼较大。民间称这种布为“葛丈”,用宋缝制口袋,床垫(先缝成长袋,内装稻草),经久耐用。布朗族妇女从小就学织葛布,不会织葛布,会被人瞧不起。
阿娃毯,用粗棉线织成的线毯,又叫牛肚子毯。一面起绒,一面平织。此项工艺现已闲置。布朗族还能用檀扇叶来制做蓑衣。
清酒,以小红米、高梁、玉米等酿制。也有人制作小锅酒。有少数专业酿酒户,开办酒厂,产品供应市场。
有少数铁匠.木工较多,解板,盖房,制作桌、椅、织布机等,技术较为粗糙。工具多为刀、斧。大木料不用锯解,一破两半,再以斧削平.制作木杆臼,用火烧木料的—端,然后取出木炭,形成一个园坑,稍加修理即成。
公弄、邦协一带的布朗族经商较多。1980年后,公弄村布朗族农民赵家福,承包茶叶初制所,兼营商店,已成为农民企业家。邦丙、大文两地布朗族经商意识薄弱,商业活动少。近年来,公路通车,商业渐兴。邦丙寨已有经商农民,从事屠宰、烟酒批发。
人民政府成立前,布朗族人民普遍生活困难,一半以上的人缺粮,野菜、野果充饥。一些人靠“卖工”度日,部分青壮年成了流浪汉,到缅甸境内的盂艮等地当长工、短工,称为“下英国地”,做最重的农活。
人民政府成立后,布朗族人民的生活逐渐有改善。80年代以来,多数地方温饱已经解决。多数村寨已经瓦房化。大南直村140余户,过去都是“罩笼房”,现在只有2户。勐库、沙河境内的布朗族改善更为明显,茶叶收入占很大比重,商品化程度较高。基本上普及小学教育,有本民族的大、中专毕业生和专业技术干部。
- 蒙古族文化 蒙古族的狼图腾是什么意思
- 哈萨克族民歌简介 哈萨克族的“阿依特斯”
- 满族饮食 满族的满汉全席有啥历史
- 古代年终奖怎么发?大将军奖金折合人民币10万元
- 门巴族服饰 门巴族服饰文化简介
- 回族婚姻 回族人最主张什么样的婚姻形式呢
-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的生斋是什么意思
- 东乡族文化 东乡族的刺绣有什么特点
- 拉祜族人们是怎样过“库扎”节和“火把节”的
- 彝族服饰文化 彝族的女装有什么特点
- 钟馗是什么神仙?钟馗为何能成为春节时期的门神
- 鄂温克族是怎样对待离婚和再婚的
- 东乡族饮食 东乡族的盖碗茶有什么特色
- 景颇族文化 景颇族舞蹈与音乐简介
-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何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汉族节日 汉族清明节历史由来简介
- 彝族的简介 白彝黑彝从何而来是源于一脉吗
- 塔吉克族宗教 塔吉克族信仰什么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