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乐器简介 满族的“腰铃”是啥样的
西沙,汉译“腰铃”,以其围于腰间演奏而名之。它是满族萨满乐器中的另一种重要乐器,亦称“摇铃”(以扭腰摇晃演奏而名之)。我国东北许多地方史志中都有关于西沙的记载,譬如《呼兰府志》、《安东县志》、《吉林新志》、《瑷珲县志》、《依兰县志》、《东丰县志》、《望奎县志》等等。在清代宫廷的萨满跳神活动中,西沙也是必备之器,这在清乾隆皇帝敕撰的《钦定满族祭神祭天典礼》中已有比较详细记载。众所周知,清代仪典,多为沿用明礼,实为汉制,而“惟祭天于堂子祭神于坤宁宫犹能保存故俗”,这“故俗”,即萨满跳神。清宫萨满所用乐器已加进了琵琶、三弦等,但仍未丢掉腰铃。《钦定满族祭神祭天典礼》中绘有西沙的形制图,并标有比较明确的尺寸,分为大、小两种西沙在不同的祭祀程序中使用。大西沙在表演时,将西沙系于表演者之腰际,舞时腰胯左右摇摆,西沙随之“啷啷”做响。小西沙则仅仅用于“背灯祭”中,拿在手中演奏。
西沙,由腰带、衬裙、锥铃、系环等主要部件组成。也有一种不带衬裙的西沙,这种形制的西沙是把锥铃直接拴结在腰带上系于腰间演奏的。清代宫廷萨满所用的西沙分为大小两种形制。
1.腰带与衬裙
腰带与衬裙连接在一起,为皮制。选料或猪、或牛、或驴皮均可。《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所载西沙,其腰带长约115.2cm(清尺3尺6寸);衬裙长51.2cm(清尺1尺6寸),宽25.6cm(清尺8寸),半围腰间。
腰带缝制在衬裙上部,起到将衬裙和裙上的锥铃系于腰间的作用。其长短视萨满的腰围而定,由皮带扣连接(早期大概是直接系扣)。
2.锥铃和系环
西沙上铃铛为锥形、筒状、铁或铜制,故称“锥铃”,长约20cm,直径约3cm。西沙上的锥铃少则十几枚,多则几十余枚不等。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徐氏西沙的锥铃长17-21cm,直径2.5-2.8cm,共24枚。黑龙江宁安县富察哈拉藏西沙的锥铃长19-21.5cm,直径为2.6-3cm,共40枚。锥铃直接用皮绳穿在衬裙的系环上,系环为一缝制在衬裙上部的铁圆环;一环拴1铃,或一环拴2-3铃。环与环的距离讲究疏密得当,否则影响西沙的演奏和发音。
- 蒙古族文化 蒙古族的狼图腾是什么意思
- 哈萨克族民歌简介 哈萨克族的“阿依特斯”
- 满族饮食 满族的满汉全席有啥历史
- 古代年终奖怎么发?大将军奖金折合人民币10万元
- 门巴族服饰 门巴族服饰文化简介
- 回族婚姻 回族人最主张什么样的婚姻形式呢
-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的生斋是什么意思
- 东乡族文化 东乡族的刺绣有什么特点
- 拉祜族人们是怎样过“库扎”节和“火把节”的
- 彝族服饰文化 彝族的女装有什么特点
- 钟馗是什么神仙?钟馗为何能成为春节时期的门神
- 鄂温克族是怎样对待离婚和再婚的
- 东乡族饮食 东乡族的盖碗茶有什么特色
- 景颇族文化 景颇族舞蹈与音乐简介
-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何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汉族节日 汉族清明节历史由来简介
- 彝族的简介 白彝黑彝从何而来是源于一脉吗
- 塔吉克族宗教 塔吉克族信仰什么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