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服饰 鄂温克族服饰文化简介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20 属于: 传统文化

  鄂温克族衣服的特点是肥大、宽松、斜大襟、束长腰带。清末以前,鄂温克人只以兽皮制衣;清末以后,才开始用布料制衣。他们的衣着处处离不开皮子,这与其主要从事畜牧业,因为所在地区气候寒冷不无关系。冬天一般用长毛、厚毛皮做衣服;春秋用小毛皮,夏天也有用去了毛的光板皮做衣服的,在皮制的衣着中以皮为最多,皮制衣服种类很多,依据穿、戴、铺、盖等不同用途而形式各异。其中皮被子颇有特点。

  由七八张羊皮做成、皮板朝外、异常结实的大毛长衣是鄂温克人最经常、最普遍的劳动服。男子大衣下边有开岔和不开岔的,女子的大服不开岔。袖口有“蹄袖”、“夸袖”。短皮衣,是结婚时男女双方送亲、迎亲的代表都必须穿的一种礼服;缝制精细的羔皮袄是在作客、会亲和过年过节时才穿的礼服。此外,还有皮裤,皮套裤,皮袜子、皮靴、皮帽子,皮手套、皮褥子、毡褥子、毡褥子等。萨满的法衣一定得用鹿皮制做,其它皮子都不行。法衣只有在跳神时才穿。

  鄂温克男子人人都扎腰带,女子平时不束腰,只是为劳动方便才临时扎一下,但习惯上,当女儿出嫁时,要陪送一条好的腰带。腰带有用皮子做成,有用毛、布、绸子做成,颜色一般为浅绿色。

鄂温克族服饰 鄂温克族服饰文化简介

  用皮子做成的被子,出于防寒的需要,缝成筒形,睡时两脚插入,也有做成长方形的平面皮被,一般4至6张羊皮可做一床。布匹多了以后,又有了布面的皮被,棉被是解放后才盛行的。

  当然,随着与其他民族交往的加深,传入布、绸等衣料,也就还有布、绸等衣料做的衬衣、坎肩、长衫、夹大袄、棉袍等。

  鄂温克人缝衣用的线有自己的特点。早期用兽骨磨成针,或用飞禽的硬翎削成针,不过得先用锥子扎眼后再穿针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