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尔族的高素质究竟是怎样练出来的
中国新疆的塔塔尔族重视教育,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文化程度最高的民族之一,每千人中的文化人口为776.9人,位居第四。
塔塔尔族文盲很少,是我国文盲率最低的民族。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15(包括15岁)以上全国文盲率为22.21%,而塔塔尔族仅为4.86%,据统计,塔塔尔族在全国各族中,是脑力劳动者业人口比例最高的民族,1982年高达41.81%的1990年为39.44%。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也最高,1982年为23.55%,1990年为21.74%。
10世纪叶,随着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塔塔尔族地区,伊斯兰教寺院教育,从13世纪起一直兴盛到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伊斯兰教寺院的经堂教育——经文学校,经文学校的小学,学制为3—4年,教授阿拉伯文、古兰经选读等,大学的学制7—13年,教授阿拉伯语语法、宗教释义、伊斯兰教法、圣训、阿拉伯文学、伊斯兰教哲学、伊斯兰教传教史、阿拉伯医学等课程,学完全部课程者当阿訇,为高级宗教执事人员。未学完全部课程都充当“伊麻目”;宗教职业学校,学制为4—6年,教授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圣训、教义教法等,读完全部课程能熟练背诵和讲解古兰经全文者,便充任寺院里的“卡里”(是专职的经文背诵背)。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工业技术和现代科学知识传入新疆,在各族人民中出现了发展新文化教育的思潮。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初,在有志于发展教育事业的塔塔尔族知识分子的影响下,乌鲁木齐、伊宁和塔塔等城市的塔塔尔、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群众中出现了改“经文学校”为“科学学校”(泛称“paaimaktap”)之说。所谓“科学学校”是指讲授现代文化知识的学校。倡办科学学校是与塔塔尔知识分子的开拓业绩是分不开的。其中就有乌鲁木齐地区的塔塔尔族知名人士哈山夏·克路等人。
1912年塔塔尔群众将一所“诺盖依(塔塔尔族别称)清真寺”改造为“诺盖依学校”,由塔塔尔族知识分子南托拉先生任教,讲授当代新文化知识——数学、语文、历史、地理、自然、社会发展史等。
- 蒙古族文化 蒙古族的狼图腾是什么意思
- 哈萨克族民歌简介 哈萨克族的“阿依特斯”
- 满族饮食 满族的满汉全席有啥历史
- 古代年终奖怎么发?大将军奖金折合人民币10万元
- 门巴族服饰 门巴族服饰文化简介
- 回族婚姻 回族人最主张什么样的婚姻形式呢
-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的生斋是什么意思
- 东乡族文化 东乡族的刺绣有什么特点
- 拉祜族人们是怎样过“库扎”节和“火把节”的
- 彝族服饰文化 彝族的女装有什么特点
- 钟馗是什么神仙?钟馗为何能成为春节时期的门神
- 鄂温克族是怎样对待离婚和再婚的
- 东乡族饮食 东乡族的盖碗茶有什么特色
- 景颇族文化 景颇族舞蹈与音乐简介
-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何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汉族节日 汉族清明节历史由来简介
- 彝族的简介 白彝黑彝从何而来是源于一脉吗
- 塔吉克族宗教 塔吉克族信仰什么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