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吹腔是啥?为何是白族最奇葩的传统文化
云龙白族“吹吹腔”的出现距今约有500年的历史了。主要靠师传和家传传承。
云龙白族吹吹腔戏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是旧州镇的汤邓、下坞、旧州三个村和长新乡的大达村,目前全县已组建白族专业、业余吹吹腔剧团9个:汤邓吹吹腔剧团、上甸尾吹吹腔剧团、三七吹吹腔剧团、丹嘎吹吹腔剧团、丰城吹吹腔剧团,汤涧吹吹腔剧团、大达吹吹腔剧团、箐干坪吹吹腔剧团、云龙县吹吹腔剧团。
每个剧团都有戏台。这些剧团逢年过节、迎神赛会、婚丧嫁娶、起房坚柱都要进行吹吹腔戏表演,特别隆重的是春节,节目表演要达三天三夜。2000年7月24日在《云南日报》公布的滇西北保护与发展项目上,将长新乡大达村列为吹吹腔保护村,旧州镇列为白族吹吹腔保护区。
吹吹腔是一种古老的民族剧种,行当分工相当细致,“生、旦、净、丑”俱全,讲究手、眼、身、法、步,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及身段谱,步法与唢呐旋律相适应,舞蹈性特别强。吹吹腔以唱、吹为主,吹又以唢呐为主要器乐吹奏过门,故又称“唢呐戏”、吹吹腔每唱四句为一段,唱词格式为“三七一五”山花诗体。
第一句为起板,二、三句为中板,四句为落板,起板和落板都用唢呐间奏,击乐配之,击乐节拍十分严谨。有上引、咏诗、作对、表白、做功等表演程式,有“一吹、二唱、三敲打之说法”,唱腔有九板十三腔,即:平腔、净腔、生腔、一字腔,地胡腔、哭腔、大哭腔、高腔、摇旦腔、走板、垛垛板、数板、倒板等,唱腔调门随戏中人物而定。
吹吹腔音乐资源丰富,以唢呐主奏,可加以二胡、三弦、笛子等,击乐有大镲、小镲、点子、小鼓等。表演起来抑扬顿挫,十分精彩。
- 蒙古族文化 蒙古族的狼图腾是什么意思
- 哈萨克族民歌简介 哈萨克族的“阿依特斯”
- 满族饮食 满族的满汉全席有啥历史
- 古代年终奖怎么发?大将军奖金折合人民币10万元
- 门巴族服饰 门巴族服饰文化简介
- 回族婚姻 回族人最主张什么样的婚姻形式呢
-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的生斋是什么意思
- 东乡族文化 东乡族的刺绣有什么特点
- 拉祜族人们是怎样过“库扎”节和“火把节”的
- 彝族服饰文化 彝族的女装有什么特点
- 钟馗是什么神仙?钟馗为何能成为春节时期的门神
- 鄂温克族是怎样对待离婚和再婚的
- 东乡族饮食 东乡族的盖碗茶有什么特色
- 景颇族文化 景颇族舞蹈与音乐简介
-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何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汉族节日 汉族清明节历史由来简介
- 彝族的简介 白彝黑彝从何而来是源于一脉吗
- 塔吉克族宗教 塔吉克族信仰什么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