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相会:解读被禁锢千年了的中国式爱情悲剧
导读:“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阙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笔下描写“七夕”的《鹊桥仙》无疑表明了古人的爱情观。这阙词中有两句画龙点睛之笔:一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两句词说的都是,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才是爱情的最高境界。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更是将这种爱情观发挥的淋漓尽致:“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杨贵妃即便香消玉殒了,唐玄宗李隆基也要把“七夕”这一天当情人节来过。那么,这古人追求的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的爱情最高境界真的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爱情幸福吗?“七夕相会”究竟是爱情的喜剧,还是爱情的悲剧呢?
秦观的《鹊桥仙》这阙词中所说“鹊桥”无疑就是千百年来流传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其实,牛郎织女的故事本来就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南朝的《续齐谐记》中说,“七月七,织女渡河,诸仙悉还宫”。这就是说,七月七,这个织女渡河与牛郎的相会日,是王母娘娘亲自制定的规矩。王母娘娘因为门第观念,让神仙出身的织女和出身寒门的牛郎不能过上团圆的夫妻生活,只让他们每年在“七夕”这一天见上一面。于是,牛郎织女长期的两地分居,一年一度才能相会一次,如果是凡人,坚持上十年会愁白了头发,这无疑就是对青春和生命最痛苦的摧残。然而,更悲惨的是牛郎和织女是永远都不会老的,所以这悲惨的爱情生活还会年复一年的持续下去,他们要经受着天长地久的相思折磨,无穷无尽的岁月沧桑。
- 蒙古族文化 蒙古族的狼图腾是什么意思
- 哈萨克族民歌简介 哈萨克族的“阿依特斯”
- 满族饮食 满族的满汉全席有啥历史
- 古代年终奖怎么发?大将军奖金折合人民币10万元
- 门巴族服饰 门巴族服饰文化简介
- 回族婚姻 回族人最主张什么样的婚姻形式呢
-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的生斋是什么意思
- 东乡族文化 东乡族的刺绣有什么特点
- 拉祜族人们是怎样过“库扎”节和“火把节”的
- 彝族服饰文化 彝族的女装有什么特点
- 钟馗是什么神仙?钟馗为何能成为春节时期的门神
- 鄂温克族是怎样对待离婚和再婚的
- 东乡族饮食 东乡族的盖碗茶有什么特色
- 景颇族文化 景颇族舞蹈与音乐简介
-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何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汉族节日 汉族清明节历史由来简介
- 彝族的简介 白彝黑彝从何而来是源于一脉吗
- 塔吉克族宗教 塔吉克族信仰什么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