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民歌体现了土族人怎样的精神
土族音乐属于风俗性歌曲,土族民间音乐多用五声音阶或六声音阶,并用四度五度音做为调式骨架音。节奏大都使用3拍子,也有少量的2拍子。宴席曲、花儿常运用八度音程的跳进使旋律刚健、激越。
土族的民间歌曲可分为:
宴席曲
按内容可分为赞歌和问答歌两类。赞歌,内容多为赞颂对方,常作为问答歌的引子。一般由两个乐句组成,节拍自由,旋律起伏较大。进行中常出现下滑6~8度的音程,是旋法上的特点之一。问答歌内容广泛,从天文地理、生产知识到宗教信仰等,富有知识性。其曲调铿锵有力、曲尾收束干脆而不拖沓。流传在互助一带的宴席曲,多用土语演唱;流传在民和县官亭地区的用汉语演唱。
婚礼曲
土族传统的仪式歌曲,也称喜曲,贯穿于婚礼的始终。如婚礼开始唱《纳信妥诺》(“纳信”指男方派去迎亲的人),依次唱问答歌《唐德格玛》,取笑纳信的诙谐歌《纳信斯果》,仪式歌《依姐》,以及告别亲人的《兴马老》,送亲唱的《拉隆老》,答谢媒人的《西买其瓦日哇》,宾主互相敬酒的《的尕迭》,婚礼结束时唱《黑姐》等,内容风趣诙谐,曲调规整,节拍清晰分明。
歌舞曲
土语称“安召”。凡喜庆佳节或婚礼宴席中,人们围成圆圈,旋转歌舞,曲调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节奏多为3拍子。领唱的乐句简短,合唱的乐句较长,往往带有延长音的衬句。
内容多为庆丰收,祈求人畜兴旺等。主要曲目有:《兴马老》、《嫂老老》、《召引召》、《拉莫沿召》等。其音乐特点是常从主音下方四度为起点五声音阶式上行级进到最高音,形成高、低相距八度的旋律。
- 蒙古族文化 蒙古族的狼图腾是什么意思
- 哈萨克族民歌简介 哈萨克族的“阿依特斯”
- 满族饮食 满族的满汉全席有啥历史
- 古代年终奖怎么发?大将军奖金折合人民币10万元
- 门巴族服饰 门巴族服饰文化简介
- 回族婚姻 回族人最主张什么样的婚姻形式呢
-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的生斋是什么意思
- 东乡族文化 东乡族的刺绣有什么特点
- 拉祜族人们是怎样过“库扎”节和“火把节”的
- 彝族服饰文化 彝族的女装有什么特点
- 钟馗是什么神仙?钟馗为何能成为春节时期的门神
- 鄂温克族是怎样对待离婚和再婚的
- 东乡族饮食 东乡族的盖碗茶有什么特色
- 景颇族文化 景颇族舞蹈与音乐简介
-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何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汉族节日 汉族清明节历史由来简介
- 彝族的简介 白彝黑彝从何而来是源于一脉吗
- 塔吉克族宗教 塔吉克族信仰什么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