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节日 京族的“哈节”有何象征意义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20 属于: 传统文化

  话说京族三岛原是一片茫茫大海,水肥美,吸引方圆百里之人前来打渔。久而久之,人船穿梭,一时繁忙无比。住在白岛上的蜈蚣精,知道这事后,便放出话来,过往船只无论大小,须献出一人给我食。为此,蜈蚣精经常出没附近兴风作浪,见船就打,抓人就食,严重祸及到渔民的生活生产。有一天,神仙镇海大王云游至此,化身渔民打探,获悉这一带出了只蜈蚣精,便施法将其斩为头、身、尾三段,分别变成巫头岛、山心岛、澫尾岛,亦即今天的“京族三岛”。

  京族人感怀镇海王的恩德,便用通宵达旦唱哈的方式来纪念他。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在一次唱哈节上,突然来了一位名为授歌实为革命者的歌仙,优美动听的歌声,婀娜多姿的舞蹈,霎时京岛成了尽情欢乐的海洋。她受到京族人民的拥戴和敬仰,大家便踊跃向她学习唱歌,后来还修建“哈亭”内设神位纪念她,每年为其唱哈。京族人无数次与浪共舞,锻炼了他们勤劳勇敢的性格,也沉淀了生活细节,唱哈即是浓缩性格和生活的精华。

京族节日 京族的“哈节”有何象征意义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每一样民族文化遗存,都是大同文化的荣幸。京族是一个包容性非常强的民族,基于海洋活动的缘故,他们具有某种令人无法达到的崇拜高度,比如开放。从越南迁来,乐于接受汉文化,在积极融合过程中,不忘特立独行,坚持自身文化建设,把共性与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就个性而言,比如京族文化信仰,迎海神、祭海神、坐盟、送海神,作为重要的哈节活动内容,便是这种信仰的体现。而哈亭,则是京族人的心灵圣地,承担着文化洗礼的使命。

  京族哈亭和汉族的宗祠、祠堂一样,都是祀祖、祭神的公众场所,唯一不同的是,哈亭还是京族人的娱乐场所。受汉文化影响,哈亭建筑风格有着明显深沉的中华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