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乐器简介 纳西胡琴究竟是啥样的
纳西胡琴,纳西族弓拉弦鸣乐器。因饰龙头和琴筒较大,纳西族又称其为龙头胡琴和大胡。形制较为古朴,音色柔和浑厚,用于“白沙细乐”和“纳西古乐”。流行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外观与湖南花鼓戏的长筒式大筒相似,形制比较古朴。琴筒木或竹制,呈圆筒形,木制者多使用一截圆形楸木挖空内芯而成;竹制者常用一段两端通透的毛竹筒。筒长18厘米~25厘米、筒径10厘米~16厘米、壁厚0.8厘米~1厘米,筒前口蒙以羊皮或蟒皮为面,筒后端敞口。琴杆木或竹制,全长70厘米左右,木制者多使用红椿木、核桃木等硬杂木制作,顶端雕刻龙头为饰(图);竹制者常用人面竹制成,琴头平顶无饰。琴杆上端设有二轴,弦轴又称“耳子”,多用黄杨木或硬木制,呈圆锥形,轴长12厘米~15厘米,轴柄刻有条纹。弦轴的设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左右各一,琴头下方开有弦槽(木制)或近弦轴处开有长形小孔,两弦从中穿出(竹制),弦槽或弦孔下端设有骨制或竹制山口(弦枕)支弦;另一种是弦轴设于琴杆一侧,下方设有千斤,不论哪种形式,弦轴的设置均与琴筒呈直角。琴杆下端装入琴筒并外露系弦,皮面中央偏上置木制空心琴马,张两条丝弦或钢丝弦,细竹拴马尾为琴弓。
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支纳西胡琴。琴筒毛竹制,筒长18.6厘米、直径10.5厘米,筒前口蒙以蟒皮为面,后端敞口。琴头、琴杆用一整块硬杂木制作,全长67厘米,顶端雕刻龙头,精美别致、栩栩如生。下开弦槽,两侧设有两个弦轴。
弦轴硬木制,圆锥形,轴长12厘米,轴柄刻有直条瓣纹。琴杆呈半圆形柱状体,前平后圆,上端设有山口,下端装入琴筒中并外露为尾柱系弦。皮面置松节木制空心琴马,马长1.5厘米、宽0.6厘米、高0.6厘米。张两条丝弦,使用老弦和二弦。琴弓用细竹拴以白色马尾而成,弓长71厘米。此琴制作于1984年,工艺较为精细,通体除琴头施以金漆彩绘外,琴筒、琴杆、弦轴和弓杆均髹以黑色油漆,外观沉稳而庄重。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演奏时,采用坐姿。将琴筒置于左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马尾弓夹于两弦间粘松香拉奏。按五度关系定弦为a、e1,音域a—f2。音色柔和浑厚。常用的演奏技法有打音、滑音和揉音等。可用于独奏或合奏,是纳西族重要的中音拉弦乐器,主要用于演奏纳西族传统的“白沙细乐”和“纳西古乐(洞经音乐)”。较著名的乐曲有:《步步佳》、《十供养》、《水龙吟》、《到春来》、《一江风》和《山坡羊》等。著名的演奏家有李稚白、木柱、李子林、和秀川等。
- 蒙古族文化 蒙古族的狼图腾是什么意思
- 哈萨克族民歌简介 哈萨克族的“阿依特斯”
- 满族饮食 满族的满汉全席有啥历史
- 古代年终奖怎么发?大将军奖金折合人民币10万元
- 门巴族服饰 门巴族服饰文化简介
- 回族婚姻 回族人最主张什么样的婚姻形式呢
-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的生斋是什么意思
- 东乡族文化 东乡族的刺绣有什么特点
- 拉祜族人们是怎样过“库扎”节和“火把节”的
- 彝族服饰文化 彝族的女装有什么特点
- 钟馗是什么神仙?钟馗为何能成为春节时期的门神
- 鄂温克族是怎样对待离婚和再婚的
- 东乡族饮食 东乡族的盖碗茶有什么特色
- 景颇族文化 景颇族舞蹈与音乐简介
-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何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汉族节日 汉族清明节历史由来简介
- 彝族的简介 白彝黑彝从何而来是源于一脉吗
- 塔吉克族宗教 塔吉克族信仰什么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