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舞蹈 别具特色的鄂温克族萨满舞
“萨满”一词源于满—通古斯族语言,原意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后即成为对萨满教巫师的通称。萨满舞是我国原始萨满教一种祭祀性的舞蹈,作为祛病禳灾、祈神护佑的一种巫术活动,由男女巫师分别表演。其表演的场合,一是治病,二是春节期间预祝来年丰收,三是萨满盛会,类似汉区庙会。
鄂温克萨满舞的基本特点为手击皮鼓(即抓鼓),腰部的甩劲不大,步伐多为走步、回旋和蹦跳几种。舞时,边击鼓边念唱祷词或咒词。抓鼓在舞蹈中的动作非常丰富,技艺性很强。抓鼓的拿法,是先将左手中指(或小指)插入小圈,然后满把抓住大圈。右手拿着鼓槌。这样,双手就可以随意挥舞。
鄂族萨满的抓鼓动作可分为碎打鼓、半转鼓、整转鼓等几种,脚下步伐又可以分为走步和回旋步两种基本形式。碎打鼓,是以左手抓鼓竖在胸腰之间,右手拿鼓槌有节奏地敲打鼓面,向四方鞠躬敬神。然后,舞者坐下将鼓面斜仰,在敲完鼓点后,接唱名为“以洛”的请神曲。半转鼓,即鼓面一上一下的反复翻动的动作。抓鼓的手心向上时鼓槌自上向下打;手背朝上时鼓槌从下往上打。
整转鼓的作法是:当手腕从外向里往上翻的时候打一下鼓面(过肩位置),当鼓面朝下(腰胯位置)手腕由里向外翻动时又打一下鼓面,如此循环不断。熟练的萨满作起来象是手中拿着一个球体的鼓在转动几乎看不出上下翻腕的痕迹。
满舞的脚下步伐:走步(前进、后退),先右脚挫着地面迈一步,后踏一下;另一种先点步后迈步。回旋步,两脚平踏原地自转,先右向,后左向。此外尚有“地滚”等舞蹈技巧。
相关阅读
- 蒙古族文化 蒙古族的狼图腾是什么意思
- 哈萨克族民歌简介 哈萨克族的“阿依特斯”
- 满族饮食 满族的满汉全席有啥历史
- 古代年终奖怎么发?大将军奖金折合人民币10万元
- 门巴族服饰 门巴族服饰文化简介
- 回族婚姻 回族人最主张什么样的婚姻形式呢
-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的生斋是什么意思
- 东乡族文化 东乡族的刺绣有什么特点
- 拉祜族人们是怎样过“库扎”节和“火把节”的
- 彝族服饰文化 彝族的女装有什么特点
- 钟馗是什么神仙?钟馗为何能成为春节时期的门神
- 鄂温克族是怎样对待离婚和再婚的
- 东乡族饮食 东乡族的盖碗茶有什么特色
- 景颇族文化 景颇族舞蹈与音乐简介
-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何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汉族节日 汉族清明节历史由来简介
- 彝族的简介 白彝黑彝从何而来是源于一脉吗
- 塔吉克族宗教 塔吉克族信仰什么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