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被杀了头骨竟然被放进仓库保存了千年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21 属于: 战争军事

  天凤是新朝时期王莽的第二个年号,共计6年,即公元14年至19年。这几年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也是一个多事之秋,新朝托古改制,不仅没有成功,反而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王莽没有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仍然置身于那个由自我梦想缔造的理想世界不能自拔。于是,就有了公元17年8月,他亲自到长安南郊铸造威斗,想要以此来挽回新朝颓势的故事。

  这个传说中的威斗直至今天,仍然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甚至,有人认为它是王莽穿越汉朝的一件“秘密武器”。但它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

  王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实现理想必须通过现实的途径。公元8年,王莽逼迫小皇帝刘婴禅位于他,在众人的拥戴下,建立新朝,揭开了托古改制的大幕。这种改制在我们今天看来,不过是乌托邦,当时根本不可能实现。但王莽还是下定决心硬改,最终使国贫民穷,各地纷纷造反。

  公元17年,绿林军湖北绿林山发动起义,再加上全国此前的一些反莽运动,以及西域断交、匈奴寇边和地震、大雪等自然灾害,王莽实际上已经步入穷途末路。但越是在这种时候,他所谓的“理想国”就越需要一个象征性的权威,传说中的威斗也便应用而生。

  翻开史书,一看就知道,王莽改制实施的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六项:

 王莽被杀了头骨竟然被放进仓库保存了千年

网络配图

    第一,土地收归国有,称为王田,用恢复井田制的办法来解决土地问题,私人不得进行买卖,这有点类似现当代我国及其他一些土地制度,和土地承包责任制也好像有几分相似,所以很多人都认为王莽的这项措施十分超前。

  第二,改革币制,目的是想进一步控制货币发行和流通,加强中央财政,这想法当然也是超前的。

  第三,将奴婢改为“私属”,亦不得买卖。 这相当于废除了流传许久的奴隶制度,有建立自由平等社会的意味。

  第四,改革朝廷机构部门,调整郡、县划分,改易官名和某些地名,这相当于加强中央集权,规整管理制度,也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第五,在主要城市实行“五均六莞”,即在国都长安及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官,由各地政府管理民间赊贷及市场物价,征收商品税,并由政府经营盐、铁、酒、铸钱和征收山泽税。这相当于在全国主要城市设立了五大试点改革特区,由政府规范市场,平抑物价,这个更不用说了,的确是很超前的。

  第六,改变少数民族族名、封地和首领的封号,这个有点莫名其妙,可能体现了王莽的迷信思想和个人民族主义情节。

  只看前面的五项,不得不说王莽改制看上去都是很好的改革制度,如果真的能成功的话,将是极具历史进步意义的事件,很明显这些改革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制度和国家管理的优化。如果改革能得到科学的规划和正确的实施,凭靠西汉200年造就的国力,这样的改革只需进行个二三十年,就会取得了不起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