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与王安石的梦想是什么?他们实现梦想没
神宗名顼(xū),原名仲鍼(zhēn),英宗长子,生母为高皇后。治平三年(1066)十二月立为皇太子。英宗死后继位。在位19年,终年38岁,葬于永裕陵。
神宗继位之时,宋朝统治将近百年。宋初制定的许多政策,其弊端已经渐渐显露出来,官场腐败盛行,财政危机日趋严重,百姓生活困苦,各地农民起义不断,辽、西夏在边境虎视眈眈。面对这种情形,神宗对太祖、太宗皇帝所制定的“祖宗之法”产生了怀疑。年轻的神宗有理想,勇于打破传统,他深信变法是缓解危机的惟一办法。在王安石的辅助下,开始了一场两宋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大变法,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改革,对赵宋王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神宗进行变法并非一时冲动,早在少年时代,神宗就已经心怀壮志,希望能改变国家的命运。在成长的过程中,神宗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直接决定了他当政之后务实、创新的治国理念。
富国强兵:神宗与王安石的理想
王安石像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庆历二年,22岁的王安石考中进士,历任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地方官。在任期间,他体察民间疾苦,对基层社会情况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这为他此后的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王安石文学造诣也十分深厚,与韩愈、柳宗元、苏轼等人并称“唐宋八大家”。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赞叹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意思是后来人是无法超越王安石的文学成就的,评价之高,不难想见。
王安石对仕途的规划与他人不同,绝大多数官员都争着做京官,而他却屡次辞去进京升官的机会,选择在地方上埋头苦干近20年之久。许多人推荐他,王安石托故不出。像欧阳修、文彦博这样的朝廷大员,也三番五次地希望他出任京职,都被他拒绝了。嘉祐三年(1058)十月,在多次推辞无效的情况下,王安石被调到京城,担任三司度支判官。由于政绩突出,嘉祐五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同修起居注。这一官职是清要之职,晋升的机会很大,但王安石多次推辞,不肯受命。最后朝廷实在没办法,派人把委任状送到王安石家,王安石竟然躲进厕所之中。朝廷一再下令,王安石才被迫接受这一官职。
- 那些小学课本上的插画故事,你现在还记得多少?
- 慈禧太后究竟延长了清朝的寿命还是加快了清朝的灭亡?
- 揭秘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粥为“北京之最”
- 揭秘:中国古代人怎么过中秋节?
- 奥古斯丁卢梭 卢梭康德思想碰撞是怎样的
- 杨朱最有名的一句话 杨朱的幸福观是什么
-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的原因 苏洵的作品权书
- 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有哪些流传千古的名句
- 晚唐诗人韦庄有哪些有代表性的花间词?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哪些方面颇有建树?
- “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的作品有哪些
- 为什么说孟浩然的诗传达出一种洒自在之感?
-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的原因 苏洵的作品权书
- 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有哪些流传千古的名句
- 晚唐诗人韦庄有哪些有代表性的花间词?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哪些方面颇有建树?
- “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的作品有哪些
- 为什么说孟浩然的诗传达出一种洒自在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