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山东省历史大事记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17-11-10 属于: 山东历史

1941年(民国30年)  

1月1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发出《关于各救(会)工作的指示》,要求各地区于2月底前成立地区及县各救总会,除省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继续存在及个别地区暂时保留外,其他各级动委会一律撤销。随后各地区县以上各界救国会相继成立。  

本日八路军一一五师第九团接替教四旅一部,进入巨野县至菏泽公路以南、万福河南北一带,创建巨南抗日根据地。  

1月4日山东省临时参议会通电反对磨擦,呼吁团结抗战,完成抗战建国大业。  

1月6日“皖南事变”发生。之后,山东各抗日根据地相继召开各界群众大会,追悼新四军遇难烈士,通电声援新四军。2月1日,罗荣桓等一一五师全体将领致电中共中央,坚决拥护中央对“皖南事变”的严正立场;致电鲁苏战区总司令于学忠,揭露亲日派何应钦等的罪行,表示誓率山东10余万八路军战士为粉碎亲日派制造分裂、发动内战的阴谋奋斗到底。  

1月8日八路军一一五师教三旅等部,在郓城潘溪渡附近的碱场店、侯楼等村伏击日军一个加强中队和伪军一部,击毙软原少佐以下日军160余人,毙俘伪军130余人,击毁汽车4辆,缴获九二步兵炮1门,轻重机枪8挺。这是继梁山战斗之后,八路军在鲁西平原全歼日军一个中队的又一模范战例。15日,日军三十二师团等部共2万人,在400多辆坦克、10余架飞机的掩护下,对鲁西区进行报复性“扫荡”。  

17日,教三旅七团及旅直属特务营分别在观城东北集、苏村一带与敌激战,掩护鲁西区党委、行署、旅直机关及南下路过的冀南军区新四旅安全转移后,特务营被敌包围在苏村,在战斗中有136名指战员牺牲。以后日伪军对鲁西区中心区反复“清剿”20余天。教三旅以营为单位分散展开反“扫荡”斗争。  

本日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旅向盘踞在昆嵛山区的顽军秦毓堂、郑维屏、丁?  

亭等部顽军发起猛攻,经3昼夜战斗,歼敌3000余人,解放了昆嵛山区,文登、牟平两县根据地连成一片。  

1月上旬根据中共中央山东分局1940年11月3日的决定,苏鲁豫区党委改为湖西地委,潘复生任地委书记。同时,黄河支队正式改编为一一五师教四旅,邓克明任旅长,张国华任政委。  

1月上旬苏北顽军占领湖西十字河地区和湖东部分地区,切断了鲁南与湖西根据地的联系。1月16日,一一五师教四旅向顽军发起反击,经历时5个月的战斗,多次粉碎日伪顽的联合进攻,毙伤俘日伪顽军3200余人,重新控制了十字河地区的交通要道。  

1月上旬中共中央北方局派出由张晔等组成的巡视团到冀鲁边区巡视工作。  

巡视团召开边区县、营级以上党政军干部会议,传达北方局指示:建设“三三制”  

政权,进行减租减息,纠正“左”的除奸政策,建立民兵,开展边沿区工作等。巡视团建议冀鲁边区移交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领导。后巡视团成员留在边区工作。  

1月14日日军2000余人在顽军赵保原部的配合下,向平(度)、招(远)、莱(阳)  

、掖(县)边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旅一部在地方部队配合下,经10余天的反击,击溃顽军赵保原6个主力团,粉碎了日伪顽的夹击阴谋。  

1月15日冀鲁豫边区行政主任公署成立,晁哲甫任主任。  

本日中共中央社会部提出《对山东锄奸工作与党内反奸细斗争的意见》,指出中国托派在组织上并无多大的力量,其本身并无统一的组织,凭一些口供就确定山东省有整个托派组织,是不妥当的、危险的。要求山东对各种托匪事件,重新作一次慎重审查。2月15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作出《关于锄奸工作的指示和决定》,要求加强党对除奸工作的领导,对各地区过去整批破获的案件,应重新清理审查。  

对有材料的,可集中侦察,找出真凭实据;对无材料的,则取消对其怀疑,给以适当工作。在党内,重点放在对干部的经常审查、反奸细斗争的广泛教育和经常检查上面。4月23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作出《关于锄奸工作的指示》,规定了逮捕与处决犯人的权限和级别,以纠正锄奸工作中的乱捕乱杀现象。  

1月28日山东党政军民各界代表组成全省救灾委员会,推举范明枢、朱瑞为正副会长。  

本月山东省政府在蒙阴、沂水北部游移一年半之后,移驻临朐南部山区吕匣店子一带。  

本月山东省战工会决定,建立统一收发的支粮票制度。规定各单位不论食用多少粮食,均凭粮票支粮,月终汇报,各地一律执行。  

2月4日山东省粮秣委员会成立,朱瑞任主任,陈光、黎玉任副主任。  

2月6日胶东区行政联合办事处在栖霞召开成立大会,选举曹漫之为行政委员会主任委员。  

2月16日鲁南生产运销合作总社成立,统一领导沂蒙区、鲁东南区、泰山区建立的分社。  

2月17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纵队指示第五旅、第五支队在胶东组织反投降战役,并命令第三旅旅长许世友率清河独立团赴胶东参战。  

本日第一一一师中的国民党顽固派孙焕彩等,乘师长常恩多病休之机,扣押该师第三三三旅旅长万毅、该师中共地下工委负责人张苏平、华诚一、电台台长李政宣及受工委领导的战地服务团和抗战演出第六队的人员,并在驻地搜捕抗日政权人员及中共地下党员。此后,孙焕彩等公开制造冲突。  

2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指示,八路军一一五师及山东纵队分别成立军政委员会。山东成立总的军政委员会,以统一山东军政领导。  

本日八路军山东纵队四支队、第一旅二团先后于徂徕山南麓、章(丘)博(山)  

莱(芜)边地区发起为时半月的反封锁战役,攻克徂徕山周围日伪据点20余处,毙伤日伪军近1000人,俘500余人。  

2月26日鲁中沂蒙区召开抗日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沂蒙专区参议会、沂蒙专区各救会和沂蒙区专员公署,选举张伯秋为参议长,牟宜之为专员。沂蒙专员公署辖沂南、沂北、沂水、蒙阴、费东等县。  

2月28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向中央军委报告,日军以飞机、大炮向津浦路西大举“扫荡”,国民党顽固派军队也乘机进攻,我教导三、四两旅有11个连和一个地方独立营被冲散,4个连官兵全部壮烈牺牲,减员2000余人。  

2月下旬中共鲁西区委和鲁西行署在巨野、菏泽、金乡、嘉祥、成武地区建立巨南工委和五县边联合办事处,杨海鹏代理工委书记。  

本月中共冀鲁边区委建立,隶属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李启华代理书记。3月上旬,冀鲁边军区成立,邢仁甫兼任司令员,周贯五兼任政委。次年7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派王卓如到冀鲁边区,任区党委书记。  

3月2日被八路军收编为山东支队独立营的原土匪朱信斋部,在国民党顽固派策动下公开叛变,一夜间逮捕中共党员干部及地方抗日人士200余人。3月6日,董振彩等100余人惨遭杀害。  

3月5日日军第三十二师团、独立混成第六旅团和伪军各一部共4000余人,“扫荡”沂蒙山区,随后在临沂、费县以北增设17个据点,构成三道封锁线,切断了鲁东与鲁南两根据地的联系。16日,山东纵队第一、二旅各一部发起反封锁战役,至25日,连续作战28次,拔除据点17个,毙伤俘日伪军近800人,彻底摧毁三道封锁线。  

3月8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与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由鲁中转移到滨海地区莒南县、沭水县一带活动。此后至抗战胜利,山东省党政军机关绝大部分时间驻在滨海地区。  

3月10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再次作出《关于各级统战部组织及工作决定》。  

决定山东分局和一一五师共同成立统战部,朱瑞兼任统战部长;各区党委、地委一律于4月前建立统战部;县委设统战干事或指定县委委员兼管。  

3月上旬-7月国民党顽固派赵保原纠集胶东顽军20余股5万余人,重组“抗八联军”。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旅、第五支队及第三旅独立团14日组成胶东反顽指挥部,许世友任指挥,林浩任政委。15日,许世友指挥所部发起反击作战,激战3日,歼灭顽军蔡晋康部1800余人,攻占牙山。21日,在牟平全歼顽军苗占魁部。27日至5月1日,与赵保原部5000余人激战于海阳县榆山,取得胜利。7月27日,攻克顽军据点发城。此役共歼顽军1.5万人,以赵保原为首的“抗八联军”解体。  

3月19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各一部,联合发起青口镇(赣榆县东南)  

战役。经6天战斗,解放青口镇,攻克海头等8处据点,毙伤日伪军800余人(多数是日军),俘伪军800余人,扩大了鲁东南根据地。  

3月21日日军以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名义,从是日起,推行第一次“治安强化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强化乡村“自卫”力量,建立反共的自卫团和保甲制,清查户口,实行“良民证”等。日伪把华北占领区、游击区、根据地区划分为“治安区”、“准治安区”、“非治安区”,并分别进行“清乡”、“蚕食”、“扫荡”  

。  

3月24日山东省临时参议会驻会委员会召开会议,通过《加强省战工会工作的决议》,推选黎玉、李澄之、陈明、艾楚南、杨希文、张伯秋、刘居英、李竹如、孙陶林为省战工会常务委员,黎玉任常委会主任委员,李澄之、陈明任副主任委员。  

同时确定省战工会增设山东省战时高级审判处,张伯秋任处长;增设山东省公安处,刘居英任处长。政治组改为民政处,财政经济组改为财政经济处,军事组改为军事处,教育组改为教育处,原任各组正副组长改任各处正副处长。民众动员组撤销,其工作移交山东省各界救国联合会及山东省总动员委员会办理。5月28日,省战工会成立粮食管理局,并将财政经济处分设为财政处和经济建设处。1942年2月,省战工会成立调查研究室。5月,改粮食管理局为粮食管理总局。  

本日山东省战工会发出《关于优待参加抗战工作之士绅名宿及特殊技术人才的通知》,对以上人员实行生活优待:每人每日菜金2角,每人每月津贴费5元至10元,尽可能供给细粮,年高体弱者供给代步工具。  

3月25日省战工会发出《关于妇女干部保健及婴儿保育规定的通知》。  

本月中共中央军委批准,陈光、罗荣桓、肖华、陈士榘、梁必业组成八路军一一五师军政委员会。  

本月淄博利大、宝业、义和、恒通等矿工人,为抗议博山矿业公会降低工人工资举行罢工。  

春民生银行迁往重庆后,山东省政府于是年春自印山东省民生银行钞券,在辖区内强迫推行使用。至1943年,共发行3237.5万元。因管理混乱及日伪金融渗透,1942年1月,山东省战工会公开发出通知,禁止使用民生券。  

春因日伪封锁破坏及上年春旱秋涝等原因,鲁南山区出现严重春荒,广大农民靠野菜、树叶、地瓜梗充饥。鲁南党政军机关生活亦甚艰苦,部队指战员也长期靠糠菜度日,有的连队指战员大都患夜盲症。  

4月1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决定成立政府工作委员会,朱瑞、黎玉、陈明、艾楚南、刘居英、马保三、李竹如为委员,朱瑞、陈明分任正副主任。山东分局还决定山东所有民政、财政、经济、地方武装、国民教育、公安、司法等工作统归省战工会管辖,使之实际成为全省政权最高领导机关。同时决定在省战工会建立党团,以保证战工会全面执行山东分局的决定。战工会党团由黎玉、陈明分任正副书记。  

本日山东北海银行总行决定发行新钞,并决定在根据地内一律使用北海币。  

4月3日山东省战工会号召全省每人半月内节省粮食2斤,用以救济沂蒙区灾民。次日,沂蒙专署成立灾区救济委员会。  

4月7日八路军山东部队领导人徐向前、朱瑞等致电鲁苏战区总司令于学忠,要求制止孙焕彩控制的一一一师的反共行为。  

4月10日清河区行署提出军民誓约10条:(一)不做汉奸的顺民;(二)不做敌伪官兵;(三)不参加维持会;(四)不替日伪做事;(五)不买敌人货物;(六)不给敌人、汉奸粮食;(七)不用汉奸票子;(八)爱护抗日军队;(九)保护军事资财秘密;(十)遵守民主政府法令。  

4月18日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召开第九次驻会委员会,通过《处理汉奸财产条例》、《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条例》及《各级司法办理诉讼补充条例》。  

4月23日省战工会作出《关于全省行政区域划分的决定》,将全省划分为胶东、清河、冀鲁边区、鲁中、鲁南、鲁西六个行政主任区。  

本日省战工会公布施行《改进司法工作纲要》、《县司法处暂行组织条例》、《各级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高级审判处暂行组织条例》、《地方法院暂行组织条例》。  

4月25日国民党顽固派五十一军一一四师三四二旅六八三团张本枝部,纠集三三四旅荣子恒部及地方顽军2000余人突然包围临、郯、费、沂边联县政府驻地车辋。仅在九女山下即杀害中共干部和群众77人。惨案发生后,边联县民众代表联合致电于学忠,强烈要求迅速制止顽固派的倒行逆施。5月16日至22日,八路军一一五师教二旅等部进行反击,经一周激战,收复该地区。  

4月27日山东省战工会作出《关于征收救国公粮的决定》,决定自本年度麦收后实行统一征收救国公粮。指出:征收公粮“一定要按照公平负担办法征收”。  

工作有基础的地区实行乙种办法,新开辟的地区按甲种办法征收,禁止平均摊派。  

4月28日-6月18日山东省文教、财经大会(后称全省第一次教育会议)在莒南县西岭泉村召开,总结工作成绩和经验教训,确定今后的方针与任务。  

本月国民党五届八中全会决定将田赋征收银元改为征收粮食等实物,同时将各省田赋一律收归中央政府集中管理。8月,山东田赋管理处成立,国民党统治区各县也成立相应机构。当年每元折征稻谷或小麦2市斗。  

5月1日《大众日报》报道山东工运发展情况,全省有23个县工会、89个区会、4个矿分会;会员共计78970人;成立两个武装大队,共600人。  

5月5日山东省战工会召开全省粮食会议,通过了《关于粮食与征收救国公粮的决议》和《粮票使用办法》,从此改变了过去靠募捐和摊派解决供给的做法。  

5月7日国民党第五十一军的一个营,纠集地方顽固势力千余人,在南马口将费南县由吾区的区乡武装包围。8日拂晓,顽军攻占村庄,中共费南县委宣传部长张志让等30多人牺牲,10多人被俘就义。  

5月17-27日抗大一分校文艺工作团、一一五师战士剧社、山东纵队鲁艺宣传大队、抗协宣教大队、省妇救会姊妹剧团、突进剧社、突进三分社、黎明剧社等8大剧团,在鲁南根据地渊子崖村举行会演。6月19日,8大剧团和3个县的宣传队,以11个文艺团体的名义通电全国,抗议国民党当局摧残进步文化,要求实行民主,开放言论、出版自由。  

5月18日胶东各界抗日救国总会在海阳成立,张修己任会长。  

5月23-24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中共中央北方局先后对鲁西抗日根据地的建设问题发出指示,指出鲁西发展的方针是加强运西中心区,巩固泰西与鲁西北,开展运东工作,打通与鲁西南的联系。  

5月31日滨海区第二届工、农、青、妇代表大会召开,选举张敬堂为滨海区职工救国会会长,赵田人为农救会长,刘曾浩为青救会长,徐昕为妇救会长。  

5月下旬日军独立第六混成旅团旅团长土屋兵驻率日伪军800余人,乘30余辆汽车,在长清县黄河以西“扫荡”。25日,长清县第十区队在十里雾村与敌遭遇,击毙土屋兵驻,受到朱德、彭德怀通电嘉奖。  

6月2日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山东支部在鲁南成立,大西正为会长,上申庄太郎为副会长。会上通过了《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山东支部宣言》、《工作纲领》、《告日本士兵书》。1942年前后,还在胶东、清河、滨海、鲁南等区成立支部。后改称日本解放联盟山东支部,有盟员近百人。  

6月4日以国民党顽固派鲁北行署主任何思源为首组成的7000余人“剿共联军”  

,向清河根据地进犯。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展开历时半月多的反击作战,歼顽军800余人,与之形成隔黄河对峙的局面。  

6月7日山东省战工会决定,成立财政经济学校,陈光为校长,艾楚南、耿光波为副校长,下设财政、经济建设、银行、税务4个队,学期4个月。后与建国学院合并。  

6月18日日军第三十二师团及伪军5000余人开始依次对平(阴)(东)阿山区、大峰山区、泰(安)肥(城)山区进行大规模“扫荡”,广修据点碉堡,挖封锁沟,推行保甲制,建立伪政权。至8月,泰西抗日根据地大部变为敌占区。为了保存实力,中共泰西地委决定,除留少数精干部队坚持斗争外,大部分县区武装和地方干部暂时撤出。  

本月山东抗日根据地有小学7000余所,学生41万人;中学10余所,学生1000余人。小学教员近1.5万人。  

本月在日伪当局所划全省105县中,建立伪县公署的有102县,伪政权控制的联络村达69%,保甲村达55%,纳税村达68%。  

夏受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收买,原国民党一一二师营长韩子嘉刺杀鲁苏战区司令长官于学忠未遂,为嫁祸于人,逃往八路军驻地。八路军将韩子嘉逮送鲁苏战区总部。  

7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决定,鲁西区和冀鲁豫边区两根据地合并为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是日新的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委成立,张霖之任书记,隶属中共中央北方局。7日,冀鲁豫军区和鲁西军区合并成立新的冀鲁豫边区军区,崔田民任司令员。两区所属主力部队统一编为八路军第二纵队,杨得志任司令员,杨勇任副司令员,苏振华任纵队政委兼军区政委。9月初,鲁西行政主任公署和冀鲁豫边区行政主任公署合并成立新的冀鲁豫行政主任公署,隶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晁哲甫任行署主任。  

7月4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号召全省军民开展十大建设运动。主要内容为:1、建设真正进步民主的抗日政权;2、建立自给自足的经济;3、制订新民主主义的财政供给政策;4、建立健全地方武装,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5、深入战时动员,完成战时工作;6、开展群众性文化教育工作;7、开展争取日伪军及敌占区人民的工作;8、加强农村统战,调节劳资利益,改善人民生活;9、优待抗属,爱护抗日主力军;10、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厉行锄奸政策。  

本日沈鸿烈纠集吴化文、秦启荣等部顽军4000余人,配合日军分数路进攻泰山区抗日根据地。  

7月7日日伪在山东等地开始推行第二次“治安强化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发展乡村自卫力量与攻势,与军警协作,以实现剿共”;实行大规模“扫荡”,采取“铁壁合围”战术,进行长期“清剿”;修筑碉堡和公路,封锁抗日根据地。  

前后历时2个多月。  

7月17日八路军一一五师教二旅及山东纵队一旅一、三团配合地方武装,讨伐盘踞在天宝山区的汉奸土匪、国民党新编三十六师师长刘桂棠部。至22日,歼灭刘桂棠军一部,收复天宝山区。  

7月中旬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主力部队开展反“蚕食”斗争。教三旅一部到运东,南进支队一部到鲁西北,两支部队从东西两面夹击侵犯运东的顽军齐子修部,后又反击“蚕食”鲁西北的日伪军,攻克日伪军据点数座。南进支队另一部在直南地区两次成功地伏击日伪军。教七旅成功地反击了伪顽军的进犯,开辟了新区。  

此次反“蚕食”斗争持续至10月胜利结束。  

7月28日八路军湖西微湖大队、鲁南铁道游击队、运河支队等部解放微山岛,俘敌120余人,保障了湖上交通畅通。  

本月中共中央发出《对鲁西和冀鲁豫边区工作的指示》,指出冀鲁豫地区是华北、华中联系的枢纽,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巩固这一地区最中心的问题是健全区党委的领导。指示要求认真实行人权保障条例,严格禁止随便杀人。  

本月山东省文教委员会召开成立大会,决定组织常务委员会,推选范明枢为主任委员,李竹如、杨希文为副主任委员。  

8月1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在临沭县蛟湾举行八一庆祝大会,罗荣桓等在会上作报告。  

本日中共冀鲁豫边区委机关报《冀鲁豫日报》创刊。  

8月4日国民党顽固派第十一专区专员朱世勤,利用抗日根据地工作中的某些缺点,通过“无极道”道首田生水,策动单县、金乡50多个村庄的上万名无极道会众暴乱。4日,金乡县城南会众5000余人包围驻冯庄的金乡县抗日民主政府,杀害工作人员数人。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四旅十一团赶赴救援,打垮叛乱会众。教四旅十团发动军事与政治攻势,在暴乱中心区,5天内战斗7次,使被欺骗与被胁迫的会众纷纷离散。14日,朱世勤以其主力窜至根据地边沿区,企图煸动道会门再起,遭教四旅部队打击,被迫退回原驻地。  

8月上旬滨海区第一届参议会召开,选举王众音为参议长,成立滨海专员公署,谢辉任专员,崔介任副专员。辖莒南、莒中、日照、赣榆、沭水5县。  

8月1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央军委作出《关于统一山东领导的指示》,决定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会议为统一山东党政军民的领导机关,山东分局暂由朱瑞、罗荣桓、黎玉、陈光组成,朱瑞任书记。山东纵队归一一五师首长指挥,配合作战。  

山东纵队及一一五师两军政委员会合组为山东军政委员会,罗荣桓、黎玉、陈光、肖华、陈士榘、罗初、江华7人为委员,罗荣桓任书记。  

8月21日八路军一一五师教二旅在沂河、沭河之间向国民党土顽梁钟亭部发起反击,全歼顽军一个团,粉碎了敌顽切断滨海与鲁南抗日根据地联系的企图。  

本月八路军山东纵队决定筹建鲁中军区,刘海涛任司令员,霍士廉任政委。  

但机关、部队未及组成,即投入反“扫荡”战斗。  

本月鲁南专署第一行署在邹滕边建立,周蓝田任主任;第三行署在临郯一带成立,丁梦孙任主任;第四行署在沭海一带建立,刘白涛任主任。  

9月3日山东省战工会发出《关于生产节约问题的通知》,决定在10、11两个月内,抗日根据地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地方武装一律减发1个月的菜金,其他费用亦力求节省,以克服困难。  

9月4日为打通冀鲁边区与清河区的联系,八路军冀鲁边部队第三次南下,在惠民以南狭河村一带与日军遭遇,一一五师教六旅政治部主任杨忠等牺牲。  

9月5日日伪军700余人夜袭中共新泰县委、县政府驻地围山庄(机关已撤离),全村民兵、群众用简陋武器顽强抵抗,毙伤日伪军80余人。次日傍晚,敌攻破寨墙,民兵、群众牺牲72人,负伤30余人,房屋尽毁,财产被抢劫一空。  

本日山东省青年抗日先锋队临时总队部在沂南县岱庄成立,王照华任总队长。  

9月12日太平洋学会记者、德籍作家汉斯·希伯由新四军派员护送,从苏北到达一一五师师部驻地临沭县蛟龙湾村。  

9月18日山东省战工会发出禁杀耕和禁止棉花出境的通知。  

本日-21日日伪军8000余人“扫荡”泰山区,实行毁灭性的“三光”政策,泰山区损失党员2000余名。日伪军到处安设据点,设置封锁线,推行保甲制度,扶植汉奸势力,诱迫共产党员自首。与此同时,淄川、博山西部山区和益都西南山区亦遭“扫荡”。淄川县独立营、益都县大队在反“扫荡”中遭受重大损失。  

9月中旬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奉命向利津以北、沾化以东地区进军,以打通清河根据地与冀鲁边区根据地的联系。国民党顽固派鲁北行署专员何思源竭力阻挠。21日起,第三旅北越黄河,向何部进击。10月2日,对何部发起总攻,攻克义和庄等重要据点,何思源率残部逃跑。此役歼顽军3000余人,开辟了垦区根据地。  

9月22-30日全省公安干部会议召开,省战工会公安处长刘居英作《抗战四年来山东锄奸工作的总结》报告。  

9月28日山东省战工会作出《关于开展冬学运动的决定》。  

9月30日日伪军数百人突袭临沭县西山前村,西山前乡乡长张作洪率全村民兵、群众英勇抗击,毙敌50余人。日伪军进村后,烧毁房屋500余间,100余人被捕。  

张作洪等38人牺牲。临沭县抗日民主政府授予西山前村“抗日模范村”称号。  

9月下旬国民党五十一军一部进犯沂水县大崮山一带抗日根据地,打死打伤抗日军民多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10月上旬,山东纵队一旅、四旅一部发起反顽战役,经10余天激战,毙伤顽军500余人,俘800余人,恢复大崮山地区。  

本月山东省战工会发出《关于统一财政支出问题的通知》,决定各机关、团体、部队每月的经常费,自9月份起由战工会财政处保证按时开支。各级政权机关辖区内的一切收入,自10月份起,按期解缴省战工会,作统一支付。各级政权的开支,按期向上级领取,不准借口客观困难坐支或转借。  

本月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召开统战工作会议,朱瑞作《抗战的山东统战的山东》  

的报告,提出对“抗协”(国民党抗敌同志协会)工作的八条政策,其中包括劝其一般暂时停止发展,不在八路军、民主政府中发展组织等。  

本月省战工会公布修正后的《山东省税收暂行条例》、《整理及征收田赋暂行办法》及《田房契税暂行办法》。  

本月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将省政交雷法章代理,离开鲁南,经阜阳转赴重庆。  

秋中共青岛市工委建立,隶属中共胶东区党委领导,谢明钦任书记,曲华任组织委员,杨真任宣传委员。这是青岛被日本侵占后中共第一个市级党组织。1942年1月,谢明钦等2人被捕,市工委被破坏。  

10月2日山东省战工会颁行《修正山东省乙种公平负担暂行办法草案》。规定“在一般工作有基础之抗日民主政权区域内”实行“公平负担,以每人为单位,视其平均地之多寡,划分等级,实行累计法”,“年满五十岁以上老年男女,现役抗日军人,按照规定脱离生产之政府、政党、群众团体工作人员,行政村村长、副村长及农救会主任,满七岁未满十六岁之在学儿童、抗日小学教员、不能劳动之残废人员,每人除标准地一亩免负担。七岁未满之儿童、满七岁未满十六岁不上学儿童、满十六岁未满五十岁之妇女,每人除标准地半亩免负担”。  

本日一一五师领导机关及师直单位由临沭县蛟龙湾移至青驼寺一带,与山东纵队靠拢。罗荣桓在青驼寺召开山东军政委员会会议,研究两部统一指挥问题。后移驻沂南县留田村。  

10月7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军政委员会发出紧急动员反“扫荡”指示,并规定到年底扩增民兵至70万人。  

10月8日山东省战工会作出《关于政权机关团体生产节约的决定》,要求各级政权机关组织生产节约委员会,推动生产运动普遍开展。  

10月10日日伪军1万余人对临(沂)郯(城)地区进行大“扫荡”。中共鲁南三地委、三军分区司令部和临沂县党政机关及部队在庄坞、层山一带被敌围困,鲁南三军分区副政委赖国清等百余名干部战士牺牲,临沂县有26个党支部被破坏,中共党员从1500人减至338人,临郯边一带被日伪军占领。  

10月12日山东省战工会决定将区划小、取消乡以后,取消中心村制,改用行政村制。百户以上、四百人以上之村编为一个行政村,百户之下小村与附近三里以内的其他小村合编为一个行政村,为区公所以下的一个行政单位。  

10月中旬八路军一一五师第二纵队司令员杨得志指挥教三旅、教七旅、教四旅各一部,对占据定陶以东、成武以西地区,不断向八路军进攻的国民党顽固派鲁西行署主任兼第三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孙良诚部发起反击。经过一系列政治斗争和军事打击,取得胜利,巨南根据地得到恢复和扩大。  

10月27日国民党顽固派五十一军六八三团团长张本枝部,纠集1000余人袭击中共鲁南区党委机关驻地银厂村(现属苍山县)。区党委书记赵等不幸被俘。11月13日,赵等20人被活埋于九女山下。为了纪念赵?烈士,1942年10月鲁南区党委决定将临郯费峄边联县改名为赵县。  

本月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决定,创办泽东青年干校山东分校,肖华兼校长。干校共开办1期,11月开学,翌年8月结业,培训青年干部170余人。  

本月为掠夺章丘煤炭,日伪当局修筑自胶济线普集站至旭华及官庄煤矿的支线,全长54里,次年2月15日竣工。  

本月山东全省108个县已有70余县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旧县中又划出新县23个)。全省已成立两个行政主任公署(鲁西、清河),1个行政联合办事处(胶东),一个相当于行政主任公署的专员公署(鲁南),16个专员公署,2个相当于专员公署的联合办事处,3个相当于专员公署的行署。  

11月1日日伪在山东等地开始推行第三次“治安强化运动”。其重心是在占领区和游击区进行经济掠夺,对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实行“掠夺战”与“三光政策”,围困、破坏根据地。这次“治安强化运动”持续至翌年3月底。  

11月3日-12月日伪军5万余人,在日军华北派遣军总司令俊六指挥下,对沂蒙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妄图摧毁山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军首脑机关和八路军主力部队。4日,日军首先偷袭山东纵队机关驻地沂南县马牧池,山东纵队机关分散突围。5日,日军2万余人分11路合围驻沂南县西南留田的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和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省战工会领导机关。当时,一一五师师部仅有一个营的警卫兵力。在罗荣桓指挥下,没费一枪一弹,无一人伤亡,胜利突出重围。4日,日军数千人进攻八路军后勤基地大崮山,八路军鲁中军区独立团以一个营的兵力,与日军激战,7日夜,炸毁兵工厂、仓库后撤离。30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省战工会机关及抗大一分校两个大队被敌合围于蒙山东部的大青山,血战竟日,毙敌400余人,抗日军民伤亡惨重。12月8日,山东纵队第一旅三团在天宝山区宁家圈一带遭敌6000余人合围,其一部为掩护山东分局党校及团部突围,坚守苏家崮高地,毙伤敌400余人,指战员200余人牺牲。至12月28日,鲁中区军民反“扫荡”斗争,历时50多天,经过战斗150多次,歼敌2200余人。八路军伤亡1600余人,被杀被抓群众1.4万余人,被抢走粮食80万公斤。鲁中军区司令员刘海涛、鲁中区党委社会部长朱毓淦、省战工会副主任陈明、国际友人希伯在战斗中壮烈牺牲。省妇救会常委陈若克、姊妹剧团团长辛锐,不幸被俘,英勇就义。沂蒙军民以沉重的代价,粉碎了敌人的“扫荡”,保存了主力,坚持了抗日根据地。  

11月上旬国民党顽固派高树勋部进犯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中心区,占领濮阳县东北庄,并企图继续北进占领观城等地。一一五师教三旅七团及南进支队奉命反击。至16日,战斗结束,歼灭高部近1000人,迫其后退。  

11月23日冀鲁豫边区行署颁布《冀鲁豫保障人民权利暂行条例》。  

本月根据中共中央及山东分局的指示,中共胶东区委决定设立海外工作部。  

工作方针是: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各地华侨和国际友人,为争取中国抗战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斗争。其后,胶东区各地委相继成立了海外工作机构。  

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8日,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9日,国民政府对日本、德国、意大利宣战。17日、20日,中共中央先后发布《关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的指示》和《关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应采取的政策的指示》。号召全体军民咬紧牙关,度过困难,准备一切条件,迎接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2月9日驻山东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及英国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等金融机构被日伪当局强行接管。  

12月20日日伪军1000余人于清晨包围沭水县渊子崖村。全村300多名自卫团员及男女老少,用土枪、土炮、大刀多次打退敌人进攻。敌攻入村内后,又展开激烈巷战。山东纵队第五旅第五团一部闻讯赶来,牵制了敌人。此战共歼敌100余人。  

区委书记刘新一、区长冯干三和渊子崖村群众147人壮烈牺牲。滨海专署授予该村“抗日楷模村”光荣称号。  

12月28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央军委对中共中央北方局、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及山东军政委员会下达指示,指出1942年的中心任务是积蓄力量,恢复元气,加强团结,巩固内部。对敌伪斗争以政治攻势为主,游击战争为辅。对国民党以疏通团结为主,以防其反共为辅。  

12月30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9月30日对山东城市工作的指示,写信给胶东区党委书记林浩,对胶东城市工作作了指示。指示提出,要把庞杂松弛的组织改造缩小,以服从于隐蔽精干的政策。在党内要加强城市工作政策的教育,派往城市去的党员要精干,政治上要有绝对保证。  

本月中共中央山东分局认真总结沂蒙山区反“扫荡”斗争的经验教训,提出充实部队、压缩机关、力求地方化的任务,要求地方党政军民机关平时减少编制1/4至1/3,战时再疏散1/3到基层工作。31日,朱瑞在鲁中区二地委干部会议上,部署恢复工作,提出实行精简政策。  

本月鲁苏战区总司令于学忠及其总部,转移至莒南县甲子山区李家彩、石汪等村,与一一五师靠拢。  

本月临沭县成立伊斯兰抗日救国大队,也称回民大队。1945年,改编为滨海回民大队。  

本月日军在潍县乐道院设立集中营,关押英、美等国侨民300余人。  

冬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内开展新文化运动,要求教师推行新文字,学生使用新文字。滨海区文教科还在莒南县文疃乡做推行拉丁化新文字的实验工作。  

本年山东省妇救会统计,全省已发展妇救会员94万人,其中胶东60万人。  

本年山东省冶金总局在沂南县的铜井、小史家窝、石桥庄设立3处金矿分局,组织群众开采黄金和铜矿砂,为解决抗日民主政府和军队所属资金物品发挥了作用。  

本年罗荣桓提出“翻边战术”,即:将主力置于根据地边沿区,掌握有利时机,敌人打到我这边来,我就打到敌人那里去。这一战术对争取抗日斗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