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婆罗多的神话故事
摩诃婆罗多的神话故事
【国家】:印度
印度两大史诗之一,另一部为《罗摩衍那》(q.v.)。名字的意义为“伟大的婆罗王后裔”。其内容以般度族(q.v.)与俱卢族两大亲族争雄为中心。溶汇了大量的神话和传说。印度教的重要经典《薄伽梵歌》也收在这一史诗中。它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全书分十八部,有十万余颂,每颂两行。它也象其他的许多史诗一样,开始分散两地流传于民间,大约在公元前6-5世纪加工整理成书,公元前2-1世纪基本定型,传说作者是广博仙人。学者认为这一史诗反映的是公元前1400-公元前1000年间的社会状况。其内容叙述持国(q.v.)王子因双目失明,未继王位,次子般度为王。后来般度出家隐修,持国终于为王。般度五子(q.v.)与持国众子(即俱卢族)一起在宫中长大。般度五子在般度死后被迫流亡,共娶黑公主为妻。他们在分裂的王国里重新享受荣华。但后来长兄坚战与俱卢的长子难敌赌骰子输掉了王国,又被迫流落森林十二年。两个家族终于在俱卢之野(现德里以北)大战。俱卢族全族覆灭。般度族也仅存五兄弟和黑天。后来猎人误把黑天为鹿而把他射死。其后般度五子,黑公主和正义之神达磨化身的狗一起前往因陀罗天堂。在路上他们一个个倒下。只有坚战到达了天门。他的坚贞经过考验,终于同诸兄弟和黑公主团圆,永享天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