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18-02-04 属于: 辛弃疾的诗词

吟 简体版

补陀大士虚空,翠岩谁记飞来处。
蜂房万点,似穿如碍,玲珑窗户。
石髓千年,已垂未落,嶙峋冰柱。
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
又说春雷鼻息,是卧龙,弯环如许。
不然应是,洞庭张乐,湘灵来去。
我意长松,倒生阴壑,细吟风雨。
竟茫茫未晓。
只应白发,是开山祖。

水龍吟 繁体版

補陀大士虛空,翠巖誰記飛來處。
蜂房萬點,似穿如礙,玲瓏窗戶。
石髓千年,已垂未落,嶙峋冰柱。
有怒濤聲遠,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
又說春雷鼻息,是臥龍,彎環如許。
不然應是,洞庭張樂,湘靈來去。
我意長松,倒生陰壑,細吟風雨。
竟茫茫未曉。
隻應白發,是開山祖。

shuǐ lóng yín 拼音版

bǔ tuó dà shì xū kōng , cuì yán shuí jì fēi lái chǔ 。
fēng fáng wàn diǎn , sì chuān rú ài , líng lóng chuāng hù 。
shí suǐ qiān nián , yǐ chuí wèi luò , lín xún bīng zhù 。
yǒu nù tāo shēng yuǎn , luò huā xiāng zài , rén yí shì , táo yuán lù 。
yòu shuō chūn léi bí xī , shì wò lóng , wān huán rú xǔ 。
bù rán yīng shì , dòng tíng zhāng lè , xiāng líng lái qù 。
wǒ yì cháng sōng , dǎo shēng yīn hè , xì yín fēng yǔ 。
jìng máng máng wèi xiǎo 。
zhī yīng bái fā , shì kāi shān zǔ 。

鉴赏

这是宋词艺苑中不多见的一首山水游记词。

中国,对大自然的赞颂,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描绘,是古典词创作的一个传统。成书于公元前六世纪的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有对大自然的描绘。《文心雕龙•物色篇》:“‘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屈原的《天问》,对大自然提出的怀疑和质问,其想象之丰富,语言之优美,为后世所不可企及。魏晋北朝时代,涌现出一批山水诗人辛弃疾,在他们的笔下,把祖国的山河写得很壮美。有唐一代,诗运兴隆,产生了象王维孟浩然等山水诗人辛弃疾,其诗中有画,描画出自然山水之美。可是,词作描写山水的几乎是凤毛麟角。爱国词人辛弃疾,笔下却不乏对大自然的种种描绘,数量虽不太多,但气象万千,别具一番情趣和境界。这首《水龙吟》,便是其中的一篇。

《水龙吟》这首词作于宋淳熙十三年(1186),通篇用一问一答,否定肯定的句法,细致而又有气势地描绘了雨岩洞内的壮丽的自然景色。

“补陀大士虚空,翠岩谁记飞来处?”这座“雨岩”溶洞,从它外形看,很象佛家所说的那位观音大士,可是,她虚怀空阔,人们走进去,则别有洞天。接着,辛弃疾用密集的“蜂房”,玲珑的“窗户”,形容在溶岩洞内的所见;那喀斯特生成的石笋,有的垂挂半空“未落”,有的如“嶙峋”的“冰柱”,植入地面。同时,洞内还隐约可以听到“远处”有“涛声”阵阵。待要向前仔细看时,发现幽径逶迤,地下还似有落花的香味,于是,不禁发出疑问:这是否就是当年武陵人发现的桃源路呢?这提问的结句,为下片写词的立意,埋下了伏笔。

下片,辛弃疾描写他在洞中听到的“涛声”:那是春雷的滚滚响动吧,还是洞中蜷伏着“弯环如许”的卧龙?要不然,或许是黄帝在洞庭之野奏乐传来的奏鸣曲,或是《楚辞》里描写的那位湘夫人来到这儿翩然起舞?如果都不是的话,我想那就是在岩洞阴壑中生长着的万倾长松,在风雨中吟咏了。

末尾,辛弃疾在归结全篇的立意时,仰头细看那嶙峋的冰柱,回答上片提出的问题:那开凿这巨大溶洞的祖先,如今应已是白发苍苍了吧!

词人运用神驰的想象,把游雨岩的所见所闻,刻画得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令人久久不能忘怀。短短一百余字,就如同一篇游记散文,内容宏富,含意深婉。

诗是诗人辛弃疾对自然的摹拟。如谢灵运,他的山水诗,是“模山范水”,是“对自然的摹拟”。其代表作如:“白云抱幽石,绿筱媚秋涟。”(《过始宁墅》)“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游赤石进帆海》)“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谢灵运游览的山水很多,观察自然景物仔细,他的山水诗,刘勰称为“繁富”,沈约称为“兴会标举”,反映了山水之美,给人以清新可爱之感,充分显示了辛弃疾的艺术匠心。但是,也只是摹拟。而辛弃疾的山水词章如这首《水龙吟》,不仅对自然观察入微,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富于想象,赋予大自然以人格,同时又兼有磅礴的气势。这是在继承前人艺术经验的基础上创制出来的,其成就则是他以前的古典山水诗人辛弃疾所不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