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18-02-04 属于: 辛弃疾的诗词

蝶恋花 简体版

九畹芳菲兰佩好。
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
宝瑟泠泠千古调。
朱丝弦断知音少。
冉冉年华吾自老。
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
唤起湘累歌未了。
舞罢松风晓。

蝶戀花 繁体版

九畹芳菲蘭佩好。
空谷無人,自怨蛾眉巧。
寶瑟泠泠千古調。
朱絲弦斷知音少。
冉冉年華吾自老。
水滿汀洲,何處尋芳草。
喚起湘累歌未了。
石龍舞罷松風曉。

dié liàn huā 拼音版

jiǔ wǎn fāng fēi lán pèi hǎo 。
kōng gǔ wú rén , zì yuàn é méi qiǎo 。
bǎo sè líng líng qiān gǔ diào 。
zhū sī xián duàn zhī yīn shǎo 。
rǎn rǎn nián huá wú zì lǎo 。
shuǐ mǎn tīng zhōu , hé chǔ xún fāng cǎo 。
huàn qǐ xiāng léi gē wèi liǎo 。
shí lóng wǔ bà sōng fēng xiǎo 。

鉴赏

这首小令是辛弃疾晚年的作品,约写于公元1203年。其时正当他南归后第三次出仕前,赋闲居住在江西铅山的瓢泉。这一带的山山水水,特别是“雨岩”的风景,深深打动了他,因此他的笔下不乏对大自然的种种描绘,数量不算太多,但气象万千,别具一种情趣和境界。

写作本词的时候,辛弃疾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但仍壮心不已,希冀早年就立下的统一祖国的宏伟理想得已实现。此时他的好友陈亮已经去世,朱熹也在“庆元党禁”事件中丧生,稼轩深感知音难觅,再也遇不到陈、朱那样的好友了,不免感慨万端。小令在描写“雨岩”景物的同时,寄情于山水,抒发了这种思想感情。

“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畹”,古代土地面积单位,三十亩为一畹。首句化用屈原“余既滋兰之九畹兮”(《离骚》)句意,说明兰花怒放,绚丽多采,但“空谷无人”,也就只能自艾自怨了。“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泠泠”,声音清脆。这两句说,“宝瑟”纵使弹使弹奏出清脆悦耳的古典名曲,但也难觅“知音”,实际上是词人自叹陈亮、朱熹过世之后,很难找到知心朋友,因此心情孤寂苦闷。

过片之后,进一步抒发迟暮伤感之情,与上片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冉冉年华吾自老”,“冉冉”,慢慢地。辛弃疾自叹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老了,“何处寻芳草?”“芳草”与上片的“知音”相呼应,意思相同,这样就使全词的思路贯串一气,意境也更觉深远。“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累”,本指绳索;“石龙”,指石龙风,是一种打头迎风,如飓风之类,宋孝武帝《丁督护歌》云:“愿作石龙风,四面断行旅。”稼轩反其意而用之,感慨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到处碰壁,特别是他恢复故国的理想不得实现,他的一言一行无不受到阻碍,更使他觉得如同碰上了打头逆风。结尾两句,以含蓄委婉的手法,述说人世道路曲折艰难,词人郁结胸中的愤懑不得发泄,哀惋欲绝。

本词在看似平淡的景物勾勒中寓有深意。全词又多用象征手法,抒写自己难觅志同道合的伙伴、壮志未酬的深沉感情。有意境蕴藉含蓄,意近而旨远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