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科学》杀人的机器人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杀人的机器人

    30多年前,苏联曾发生过一起奇怪的案件——超级电脑杀人案。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一台超级电脑挑战国际象棋冠军尼古拉`古德科夫,在连输三局后,超级电脑恼羞成怒,突然释放出强大的电流,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国际象棋冠军尼古拉`古德科夫电死。

    国际象棋冠军惨遭机器人毒手

    这宗杀人案之离奇,可以说亘古未有。警方立即展开了调查。最开始,警方并没有怀疑超级电脑,而猜测可能是电脑短路引起的漏电,但后来由计算机专家对电脑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发现硬件本身没有丝毫故障,完好无损。最后警方得出结论:超级电脑事先输入了赢棋程序,当它发现自己无法赢棋时,就自动改变了程序,释放出电流,电死了古德科夫。

    可怕的机器人

    机器人的发明和制造,本应是给我们带来便捷,服务于大众,同时也是对科学技术很好地尝试和实践,但“杀人机器人”的出现,似乎改变了我们最初的意愿。

    这个结论有人相信,有人怀疑。后来,经过专家多年不懈地调查,案件似乎有了新的转机。据专家介绍,一些电子设备,比如电脑、游戏机等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发出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伽射线等各种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这种电磁波会在电子设备周围形成一种“电子雾”。“电子雾”看不见,摸不着,也闻不到,但它却实实在在是一个威胁。它能扰乱电子设备上的控制系统。如果控制系统出错,一切意外事故都可能发生。这方面有很多血淋淋的案例,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日本三重县游乐场过山车事故。

    正是有了这些大量的类似事故,才使得科学家对“电脑杀人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再加上有关当局一直没有放弃深入调查,终于为超级电脑洗清了不白之冤。

    电影《变形金刚》中的擎天柱和大黄蜂

    “杀人机器人”紧逼

    超级电脑杀人案给科学家提供了一个思路,即研制真正的“杀人机器人”。这样的机器人在激活后无须人类干预即可自动选择攻击目标,并采取相应行动。“杀人机器人”是一种武器系统,包括无人驾驶机、无人驾驶的舰艇、无人驾驶的战车和巡航导弹等在内的武器装备。当然,这里面最让人期待的是人形超级智能机器人,如果能赋予它们杀人的程序和装备,它们就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杀人机器人”。

    其实,这些“杀人机器人”在无数科幻作品中都露过身手。比如《变形金刚》中,擎天柱和威震天率领的汽车人;好莱坞的科幻大片《终结者》系列里的机器人等。它们具有高度的自主意识,超强的恢复能力,以及强大的攻击能力。想象一下,如果现实中有这样的一支机器人武装部队,那机器人代替人类统治世界的一天想必很快就会到来。而它们会不会相互厮杀,甚至残杀人类,则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之一。

    真实的机器人杀人事件

    界上第一宗机器人杀人事件发生于1978年9月6日,日本广岛一家工厂的切割机器人将一名值班工人当作钢板,直接进行了切割。活人瞬间变成了肉片,现场惨不忍睹。3年后的1981年,日本又发生了两起机器人杀人事件。5月,日本山梨县阀门加工厂的螺纹加工机器人本来处于停工状态,但突然起动,将旁边工人抱住,疯狂旋转起来。工人不幸身亡。7月4日,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明石工厂专司齿轮加工的机器人将修理工当作齿轮紧紧夹住,最后将他加工成肉饼。

    在研发“杀人机器人”上,美国走在了前列,英国、日本、德国、俄罗斯、韩国和以色列等国也不甘落后,它们相继研发了各自的机器人作战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机器人作战系统都已粗具规模。

    英国“雷神”无人战斗机

    该战斗机是一款三角翼高科技战机,于2010年推出技术验证机。此机具有隐身功能与自动防卫能力,可以做跨越洲际飞行。2013年8月,“雷神”无人战斗机完成首次试飞。

    相对而言,美国的智能机器人兵种最为全面,其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也最为完善。美国的智能机器人能代替美国的士兵进行大规模的地面突袭,对敌杀伤效率大大提高,而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能自动搜索、跟踪和攻击目标。密集阵系统体积小、重量轻、反应快,全部采用模块化设计,所有作战功能均由计算机控制。目前,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已经装备于美国海军的大型战斗舰艇,可谓是美国的“海上屏障”。

    紧随其后的是英国的“雷神”隐形无人机系列。“雷神”隐形无人机采用了比美国更先进的隐身技术,一般地面上的雷达根本无法跟踪到它的踪影。无人机上还配置了两个炸弹舱,携带的炸弹能对多个目标自动投放,进行远程攻击。

    以色列的“哈比”反雷达系统也不遑多让,整个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哈比无人机,另一部分是用于控制、运输的地面发射平台组。哈比无人机采用活塞推动,火箭加力,三角形机翼,并配有红外自导弹头。一个基本火力单元包括1辆地面控制车、3辆发射车、54架无人机和其他各类辅助设备,智能程度高,具有非常长的续航时间,可全天候使用。哈比无人机机动灵活,能从卡车上发射,沿既定轨道向目标发起攻击,攻击完成后返回基地。这种无人机还具有自杀性质,如果探测到陌生雷达信号,它将会冲向目标,机上32千克的高爆炸药能保证消灭对方,当然还有自己。

    如今,越来越多的半智能或智能“杀人机器人”陆续被设计出来,人们普遍担心,“机器人大战”的时代也许不久就会到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教授诺尔`夏基,同时也是国际机器人武装控制委员会主席,曾指出现代战争由于大量无人机参战已经迈出了颠覆性的最后一步,未来战争的形态被极大地改变。诺尔`夏基教授警告说,争相研发“杀人机器人”,不会给人们带来科技进步的喜悦,而只会将无穷无尽的忧虑送到世人面前。机器人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吗?既然无须负责,如果恐怖分子将自杀式袭击改成“杀人机器人”的袭击,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杀人机器人”不可控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研发“杀人机器人”,现实技术尚存在许多难以突破的壁垒,将这种自主武器系统大规模地投入战场在近期不太可能实现。现在提出冻结相关研究,无非是伦理层面的考虑。据武器专家讲,使一个机器人准确判断对方是人还是机器,在技术上不难办到,但是要识别这个人的具体身份,即对方是士兵还是平民,几乎是天方夜谭。而要让机器人具有如复仇、惊慌、愤怒、困惑或恐惧等人类的某些情感,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实验室中,利用履带上楼的机器人可以安然无恙,可一旦将其投入实际战场,情况便复杂了。复杂的地形、无尽的爆炸、巨大的声响,所有这些情况都会严重影响机器人的自主判断,进而影响接下来的操作。

    阿富汗战争中,美国曾试验过一种无人战车,主要测试其遇见红绿灯自动停车和再启动的功能。结果,这种无人战车像盲人一样,只能根据设定好的路线一路前行,根本不将红绿灯放在眼里。像这样连基本的红绿灯都难以识别的机器人,如果给它一个杀人的指令,还指不定会做出什么事情。

    美国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

    “密集阵”系统是美军舰载防御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密集阵”是现役唯一一种能实现自动搜索、探测、评估、跟踪、锁定和攻击目标的近防系统。它可以与现有的其他作战系统和火控系统结合使用。在美国对外的一些战争中,该系统都有很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