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的齿孔_科学知识百科
邮票的齿孔
当你撕下一张邮票贴在信封上时,你可能没有察觉到,邮票的齿孔给我们带来多少方便啊!但是,你可知道,这小小的邮票齿孔的问世,还有过一段有趣的故事哩!
1840年5月6日,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在英国诞生了,由于邮票都是很小的一张,许多张邮票都是连在一起印制出来的,当时邮票上没有齿孔,邮局工作人员为了分开这一张张的邮票,只好用剪刀将几十枚连成整张的邮票一张一张地剪开,出售给用户,这样既麻烦,又不容易裁剪整齐,非常不方便。
1848年冬季的一天,英国伦敦下着大雪,一位记者在市中心的一家饭店里,把当天的新闻写成稿件,分装在几个大信封里,准备寄往外地的几家报社。当他取出刚刚从邮局买来的一大张邮票,准备剪开,贴在信封上,可是到处找不到剪刀,怎么办?他灵机一动,从衣襟上取下别在西装领带上的一根别针,用针尖在邮票空隙间刺了一连串均匀的小孔,然后轻轻一撕就拉开了。
这时,一个在铁路上工作的名叫亨利`阿察尔的爱尔兰青年,目睹了这个情景,他联想起车票票根上的齿孔,突然有个好主意冒上心头,他自言自语道:“如果能制作一架打孔机,把每张邮票的空隙间都打上齿孔,使用起来该多方便啊!”
于是,他就凭着新闻记者的启示和自己工作中的联想,终于制造了两台打孔机。1854年1月28日,有齿邮票正式使用。
第一个发行通用有齿邮票的国家是英国,随后瑞典、挪威、美国等国家开始相继使用打孔机,制造有齿邮票,从此,有齿邮票逐渐在全世界流传开来。
邮票上的齿孔也有一定尺度规定,世界上大多数邮票的齿孔度都是一样的。这种齿孔度是法国勒格朗博士在1866年发明的。这是测量在2厘米长的线段内齿孔数的简单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并且能使集邮家精确地表述齿孔的各种变异。一枚标有“齿孔14度”的邮票,就意味着它的四边上每2厘米有14个孔;标记“齿孔15×14度”的邮票,就意味着它的上下边线每厘米有15个孔,它的两侧边每2厘米有14个孔。
- 青蛙和癞蛤蟆有什么不同?
- 我们在动物园看到了袋鼠,那么还有其他有“袋”动物吗?
- 在度假中吃到鸭子的时候,我就想:鸭子嘎嘎的叫声没有回声
- 奶奶在去墨西哥旅游的时候
- 牡蛎体内是怎样产生珍珠的?
- 为什么在海水中容易浮起来?
- 为什么海水是咸的?
- 海滩上的沙子是从哪里来的?
- 海拔高的地方,比如高山,是如何影响我们做饭的呢?
- 为什么将石子投入水中会激起一片涟漪?
- 为什么野葛会导致皮肤发痒?
- 为什么蛇没有腿也能滑行?
- 为什么给车辆加速的时候,车轮好像在倒转?
- 为什么在雨中开车的时候,雨滴会斜落在车上?
- 抬眼望去,秃鹰盘旋在原野的上空。为什么它们在动物的尸体周围盘旋呢?
- 利用北极星,你真的能够知道自己在哪里吗?
- 为什么夏季白天最长的一天不是最热的那天?
- 在学校做数学题的时候,我就在想:世界上最大的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