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瓦罐,还有什么东西是用黏土制成的?_《十万个为什么》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除了瓦罐,还有什么东西是用黏土制成的?

    说起来真不可思议,摆在市场上和碗铺里出售的精美瓦罐和盆钵(bō),其原料不过是最普通的黏土。我们走在泥泞的乡间小道上,不停地咒骂的就是这些黏土。

    除了瓦罐和盆钵,还有砖块、瓷像、碟子、水泥、颜料,甚至洗白衣服的蓝粉等,这些都是用黏土制成的。

    这种神奇的黏土不仅仅是土,它还含有铝元素。

    以前,只有科学家才熟悉铝这种银白色的轻金属。而今天,铝锅已经是普通百姓的厨房必备品了。

    铝有很多特质,这让我们不得不重视它。铝不容易生锈,又可以抵制酸性食物的腐蚀。虽然肥皂和碱可以对铝造成伤害,但伤害并不严重。

    不过,铝制品不会永远发亮,因为它太容易被氧化了。氧化后的铝由白色变成灰色。氧化大大影响了铝的外观,但是对人体没有害处。

    铝很轻,其密度大概只是铁的三分之一,这是银、金和钢都没有的特性。铝可以用来制造飞机,因为铝极其轻便,而飞机则是越轻越好。同时,铝与许多其他的金属混合可以制造出价值很高的合金。例如,铝镁合金的硬铝和钢的硬度一样,密度却只是钢的三分之一。

    原来被我们踩来踩去的黏土是这么有价值的金属原材料。不过,我们使用的铝并不是从黏土中提炼的,而是从铝fán(fán)土和冰石晶等矿物中提炼而成的。直到今天,我们依然用这样的方法来制铝。

    瓷器也不是由我们脚下的这种黏土制成的。它是用一种纯净的白色高原黏土制成的。这种黏土不是到处都可以见到的。

    列宁格勒,常见的黏土是含有各种杂质的普通黏土。这种黏土的几种杂质很容易被分离出来。

    在一个杯子里,用水调和一小块黏土,形成混浊的溶液。沉在杯底的是较重的杂质,而浮在水上的则是黏土。将混浊溶液倒进另外一个杯子里,黏土中较轻的颗粒缓慢地沉到杯底后,水也就变得清澈如初了。这时,杯底形成了一层黏土层。黏土中的砾(lì)石、粗石灰和沙砾就被留在了杯底。

    这两个杯子里的故事在自然界中演绎了数千年。

    混有沙砾的黏土就是花岗岩山脉,杯子里的水就是山涧奔流的溪水。

    尽管花岗岩坚固无比,可是它惧怕水和风。

    花岗岩经过千百年的风化就会变成黏土和沙砾。这些黏土和沙砾被涧水冲走,最初留下的是砾石和粗沙,之后,在水流缓慢的地方沉下了黏土和细沙。

    最后,当河水干涸或改道时,黏土层也就留下来了。

    杯子里留下了砾石,而河道中只剩下被河水打磨得光滑的小卵石。这些小卵石诉说着这条河流的陈年往事。

    除了沙粒和砾石,黏土中还有铁锈。正是由于这些铁锈,黏土才变成红色。因此,用黏土烧制的砖头是红色的。而且,黏土本身也可以用来制作颜料。

    花岗岩变成黏土和沙砾,远不如黏土化身为厨房中的瓦罐那么令人惊讶!

    比较一下我们手中的黏土和陶瓷碎片吧!

    疏松而易散的是黏土,紧密而结实的是陶瓷碎片。

    一遇到水,黏土就会被泡软,变成泥浆。而陶瓷碎片却没有什么变化。

    黏土可以用来做塑模。我们可以把它压成薄片或是捻成细条,做成我们需要的任何形状。但是我们不能随意改变陶瓷的形状,除非把它砸碎。

    你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瓦罐来了解这一切。俗话说:“烧瓦罐不用神仙。”

    可见,那并不是一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