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知识百科>为什么会出现鱼污染?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是人类最早的食物之一,那些年代已久的壁画石刻上,就有叉鱼烤鱼的情节。现在鱼依然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食品,但食用起来却要倍加小心,一旦食用了被污染的鱼会引起许多疾病。

      这里说的鱼污染,主要指化学性污染。随着人类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农药和化肥的广泛应用,众多的工业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一些有毒物质,如汞、酚、氰化物、有机氯、有机磷、硫化物、氮化物、氟化物、砷化物和对硝基苯等,混杂在土壤里、空气中,源源不断地注入鱼塘、河流或湖泊,甚至直接进入水系,造成大面积的水质污染,致使鱼类受到危害。被污染的鱼,轻则带有臭味,发育畸形;重则死亡。人们误食受到污染的鱼,有毒物质便会转移至人体,在人体中逐渐积累,引起疾病。如有机农药会导致儿童发育迟缓,智能低下,易患侏儒症;重金属盐类可致关节疼痛和癌症。

      各种鱼在水中所起的作用

      鲤鱼和鲫鱼是水底“清洁工”,摄食水体底层的残饵和腐殖质,减少池底有机物的腐化分解,减少鱼病的发生;草鱼、鳊鱼及团头鲂被称为水中“卫生员”,它们可以净化环境;白鲢是鱼类缺氧浮头的“预报员”,当白鲢出现浮头时,说明水体已开始缺氧,应及时采取增氧措施。

      如何鉴别污染鱼?

      受污染严重的鱼形体不整齐,头大尾小,脊椎弯曲,甚至畸形,还有的皮膜发黄,尾部发青。带毒的鱼眼睛浑浊,失去正常光泽,有的甚至向外鼓出。鳃是鱼的呼吸器官,有毒的鱼鳃不光滑,呈暗红色。正常鱼有鱼腥味,被污染的鱼则气味异常,含酚量高的鱼鳃甚至可能被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