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一词的由来与故事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戏剧舞台上常常演一出叫《洛阳桥》的戏。此剧来源于民间故事,说的是清朝有个蔡状元遵照母亲“为家乡做一件好事”的遗愿,决定建一座“洛阳桥”,在建桥过程中当桥墩突然打不下去时,听到老百姓的“海王不同意,所以卡壳”的议论后,就贴出一则布告:“兹为我乡建造‘洛阳桥’,由于疏忽,事前未征得海龙王谅解,迄今未能架成。今拟派一位能下得海去的人与龙王面洽架桥事宜,如有自愿担此重任者,当致重酬,决不食言。应征人可向县衙申报。”

      布告贴出去三个月无人应征,县太爷限令两个衙役必须在三天之内找到下得海的人。两个衙役在酒馆里找到一个名叫“夏德海”的醉汉,谎称找到了“下得海”的人。几天后,夏德海被带到海边,灌醉后扔到了大海里。

      夏德海一去不复返,穷哥们哀叹他是个傻瓜冤鬼,老人及妇女则说他被海龙王招为驸兼军师。于是,人们就把稀里糊涂地或冒险地去干某种事概称为“下海”。后来,又有了引申。